第668章 鳳雛臥龍(2 / 3)

說著話,張鬆拍打著酒壺,自言自語地說道:

“所以我內心的愁苦,你才是最能理解的啊。以我張子喬之才,若是在英雄的麾下驅馳,則天下也不難平定,奈何我是在為庸人的手下奔走效力,這胸中的才學無從施展。日後遭受讒言,還難免落得一個屍首異處的下場啊!”

“噫!”龐統似乎深有同感,他轉動眼珠問道:

“那子喬以為,當世之英雄,又是誰呢?”

“關西閻彥明,中原曹孟德,是當世之英雄。”張鬆打了一個酒嗝,掰著手指,滿口酒氣地說道。

龐統聞言嗬然一笑,“子喬之言謬矣,閻豔假借關西兵甲之利,橫行於世,不過一項籍耳,曹操挾持天子、大奸似忠,也是董卓李傕之流,這兩人都是有名無實之人,照我看呐,這當世之英雄,當另有他人!”

···

襄陽城外,隆中。

諸葛家的草廬內,幾個好友或老或少,手持書卷聚坐在一起,談論著近來在襄陽城中發生的事情。

“張鬆以使臣之尊,逞口舌之利,觀其辯經之言,多有強詞奪理之處,不過就是一個能言善辯的小人罷了。吾輩研讀經書,務在濟世治國,又豈能效法其人行詭辯之事。龐士元與之辯難,縱然巧言取勝,得了些許虛名,但行徑已落了下等,殊為不智啊!”

年級最大的崔州平最先開口,對近來城中街頭巷尾都在議論的“龐士元辯難益州使者”的事情作出了評論,他搖頭歎息,認為龐統這個年輕人不顧身份,逞口舌之利,與張鬆這樣一個小人爭一時言語之長短,殊為不智,簡直就是在自掉身份,看似得了一些名聲,可這隻會惹來其他荊襄名士更多的不齒和鄙夷。

孟建、石韜聞言點了點頭,他們也認為龐統在這件事情上看似賺到了不小的名氣,可卻會受到諸多荊襄名士的鄙夷。

一旁的諸葛亮卻搖了搖頭,似乎並不讚同崔州平的看法。他身材偉岸、相貌俊朗,雖然一同坐在蒲席上,依然比其他人高出了半個頭,此時他微微搖頭,其他三人當即注意到,先後投來詢問的目光,崔州平更是開口高聲問道:

“孔明,難道你覺得我評錯了麼?”

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

“龐士元此人,諸君都見過,誌大才高,又豈會是邀一時之名的愚人,他絕非是無的放矢,此舉必有深意,隻是我等山野之人,無法獲知其中內情罷了,諸君還是靜觀其變吧。”

聽了諸葛亮的話,崔州平不由也沉吟起來,孟建則再次點點頭,笑著說道:

“嗯,還是孔明看得通透,先前隻想到了龐士元的巧言辯難,現下仔細想想,龐士元若是沽名趨利之徒,那州府公車辟除,他隻怕早就欣喜應辟,又何必托言侍奉雙親,不肯前往呢。”

“誒,龐士元不仕州府,未必就是真的無心功名,我看他是看出城中的劉荊州不過是葉公好龍之輩,不願屈居其下,為其驅馳罷了。我可聽說,龐士元有意前往江東呀!”

石韜接過話題,同樣羈居荊州的孟建也深懷同感,認同地說道:

“確實,劉荊州年邁,已無四方之心,龐士元智謀之士,必不願為其所用。江東孫氏,弟繼兄位,頗有銳氣,龐士元若往,或能得到重用,隻是江夏黃祖恐怕從此就要寢食難安了。”

“未必。”崔州平說道:“聽山民說,左將軍劉備曾經到龐家拜謁,龐士元還曾稱讚同樣羈居襄陽的他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若時來運轉,未必不能脫穎而出,成就一方霸業呢。”

龐統作為荊襄最具盛名的年輕才俊,他的話題難免引起了在座眾人的一番討論,諸葛亮在一旁靜靜聽著,等他們提到了左將軍劉備時,他心思動了動,突然從身旁的書冊中抽出了一份書信,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