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心理調適,給心靈洗個澡(1)(2 / 3)

沃爾夫應用胃鏡長期地觀察情緒與胃功能之間的關係,發覺當病人處於恐怖、憂鬱時,胃黏膜變成貧血狀態,胃酸分泌低下,胃運動功能抑製;而當麵臨敵意、憤怒、焦慮時,胃黏膜充血,胃運動和分泌亢進;當長期處於情緒矛盾狀態時,胃黏膜充血,胃運動和分泌亢進,並可見胃黏膜出血、糜爛。

4、情緒與心血管疾病

情緒過分波動,長期處於興奮狀態,最容易影響心血管係統,造成血管收縮、高血壓、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5、情緒與腫瘤

據專家研究證明,情緒是引起腫瘤的重要原因。

山西省是我國食管癌高發地區,發現食管癌患者56、9%有憂慮、急躁、消極等不良情緒,半年之內有重大精神刺激的占52%。

從上麵敘述可以知道,一個人的情緒好壞直接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健康,壞的情緒會引發多種疾病,所以對自己的情緒要多多關注,不要讓“心病”瓦解你!

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就要擁有樂觀向上的心態,做一個積極進取的人,懂得知足常樂,學會堅持和放棄,並保持自信心和寬容心。

第二節不健康心理麵麵觀

狹隘:吞噬生命的毒蛇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情況,在學習、工作中為一點點挫折或失敗而寢食難安;聽到別人說你的壞話後長時間內耿耿於懷;隻和少數幾個想法一致或不超過自己的朋友交往,不願接受與自己意見有分歧或比自己強的同學……如果有的話,可以認為你心胸狹隘,心胸狹隘的人會給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

心胸狹隘就是“小心眼”,這樣的人受到一點委屈或者碰到一點很小的得失便會斤斤計較、耿耿於懷。這樣的人特別容易引起心理上的衝突。有心胸狹隘的老年人神經敏感、意誌薄弱,辦事科班,謹小慎微,甚至發展到自我封閉的程度,無法結交更多交心的朋友,心胸狹窄會循環反複地自我折磨,甚至會罹患憂鬱症或消化係統的身心疾病。

造成心胸狹隘的原因有很多。但一般認為後天環境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例如,在家庭中,如果父母心胸狹隘,辦事刻板,不肯吃一點虧,則其行為肯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其子女的性格;在同學交往中,如果有人不拘小節,隨便使用、糟蹋別人的東西,也會從另一角度強化某些人的狹隘性格;抑鬱氣質的人,在過強的心理創傷刺激下,也容易形成狹隘性格,等等。

正因此狹隘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要改變這一不良性格,建議從以下方麵加以注意:

1、確定一個積極的生活目標

一個人為什麼活著?該給社會、給別人、給自己留下一些什麼東西?如果我們為自己確立一個積極的目標,把眼光放遠一些,自己的得與失也就不算什麼,遇到事情也不會斤斤計較了。

2、以積極方式應對困難挫折

人生旅途中不可能不遇到艱難挫折,痛哭流涕也在所難免,但一味焦慮憂愁下去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對身心健康也不利,因此我們應該學會以解決問題的方式積極應對。遇到困難時,冷靜想一想原因何在,應該如何解決?哪種方法最好?然後製定計劃貫徹執行。這樣做的話,你就會在行動中感到自己的進步,也沒有時間傷心悲歎了。

3、開闊視野,拓寬心胸

閑暇時,走出校園、家庭,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它的博大。廣闊的大海會讓你感到自己的渺小,登高望遠,可感受“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邁氣概,從狹窄的個人圈子中走出來,就不會像“井底之蛙”那樣鼠目寸光,隻看到自己的一時的得失了。

4、正確處理人際關係

自古以來就有“強中自有強中手”的說法,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不願結交意見相歧或強於自己的人,那你永遠隻能在你的小圈子中徘徊。隻有熱情、坦率地交友,虛心向別人學習,才能使自己發展進步,也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和他人,開闊心胸。

5、充實知識

人的“心眼”與其知識修養有密切關係,培根說:“讀書使人明智。”一個人知識多了,立足點就會提高,眼界也會相應開闊。此時,就會對一些“身外之物”拿得起、放得下、丟得開。當然,滿腹經綸、心胸狹隘的人也有,但這並不意味著知識有害於修養,隻能說明我們應當言行一致而已。因此,經常讀一些道德修養和人際交往方麵的書籍,培養自己的集體主義精神,指導他們進行和諧的人際交往,對於矯正其狹隘性格,裨益當不在小。

雨果說:“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類的心靈。”人如果真的能擁有廣闊的心靈,那麼人們彼此之間的交流將會變得美好而和諧。

如果自己心胸狹隘,就要主動矯正,首先承認自己的心胸狹隘,然後主動改變狹隘,特別是在大家印象較深、較為敏感的問題上做出較高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