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興趣為基礎,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
情緒與情感是兒童繪畫的動力因素,也是兒童繪畫的內部動因,隻有在情感智慧的帶動下,兒童才能深入地感受心靈的呼喚,激發起創作的欲望。因此,教師應將具有趣味性的情景貫穿於活動始終,突出水粉畫活動的趣味性,以此激發幼兒的繪畫熱情。如:在小班“我是小小粉刷匠”的繪畫活動中,教師在幼兒園美術室的水牆上創設了“小兔新家”的情境,請幼兒幫助兔媽媽裝飾新家。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為小兔的新家刷上了豐富多彩的顏色,有些幼兒還添畫了太陽、花朵等形象。這一活動使幼兒體驗了水粉畫活動的樂趣和幫助他人的快樂,由此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
(3)以遊戲為途徑,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能促進幼兒美感和美的創造力的發展。在水粉畫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技能,不但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更能讓幼兒感受水粉畫活動的樂趣,從而產生熱愛水粉畫的良好情感。
(4)改變教學方式,鼓勵幼兒創新。
在常規性的水粉畫活動中,教師往往會先出示範畫,然後開始示範講解具體的畫法,常常忽視幼兒的自我創作。長久以往,很多幼兒作畫時就隻會“依樣畫葫蘆”,缺少自己的情感表達。齊白石老先生曾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尖銳地指出了一味模仿的害處,由此可見美術活動中發展幼兒創造性是何等重要。因此,在水粉畫活動中教師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
4、科學評價,引導幼兒獲得成功體驗
教師的評價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幼兒的情感體驗,如果教師的評價偏向於正麵的積極評價,幼兒能得到更多的肯定,其情感體驗也就能得到進一步的豐富。
(1)堅持正麵評價,注重情感交流。
幼兒美術活動的目的在於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和審美情趣,因此在評價幼兒的作品時,教師應對幼兒的作品表示喜愛之情,並努力了解幼兒的創作意圖,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從而對幼兒的創作給出適當的指導和評價,並對幼兒情感的大膽表現給予肯定。比如:當幼兒將畫交給老師時,老師看不懂幼兒畫些什麼,就可以笑眯眯地問:“你畫的是什麼,說給我聽聽好嗎?”“我畫的是月亮與星星在說悄悄話……”“真不錯,你運用了很多種顏色,而且顏色搭配得特別協調。”幼兒原本羞澀的表情會立即變得興奮起來。
(2)尊重個體差異,促進成功體驗。
受遺傳、環境和家庭教育因素影響,每個幼兒都會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教師在評價幼兒的作品時要避免用單一標準,而要善於發現幼兒的點滴進步,使每個幼兒都能看到自己作品的優點,從而提高參與繪畫活動的積極性。教師應善於運用不同的評價方法,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比如:在大班“快樂鴨子”的繪畫活動中,對於能力強的幼兒作品,教師可以多從小鴨子的豐富神態和景物的細節方麵進行評價;對能力弱的幼兒,教師可以多從小鴨子的大致形狀和色彩進行評價。同時,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評價,並在評價過程中充分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
(3)引導自主評價,促進情感發展。
在評價幼兒的水粉畫作品時,教師要讓幼兒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中來,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為此教師可以適當采取“退位”的方式,采用幼兒自評、小組互評、全班展評的方式讓幼兒進行自主評價。如:“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麼?”在這樣的互評過程中,讓幼兒努力尋找其他幼兒的優點,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在活動結束後,教師可以把每個幼兒的作品都展示出來,讓每個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以此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幗眉,馮曉霞,龐麗娟.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270.
[2] 孔起英.給幼兒園教師的101條建議:美術教育[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88.
[3] 孔起英.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237.
[4] 陳幗眉.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評價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