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美術教學在情感教育中綻放光彩(1 / 3)

讓美術教學在情感教育中綻放光彩

藝術研究

作者:包亞君

【摘要】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在現今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師隻注重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教育,把學生變成學習的機器,機械地執行老師的指令,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如何讓美術課走出這一誤區,這需要各級部門和學校、教師共同努力,真正發揮美術教育在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陶冶情操、啟迪智慧等方麵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初中美術;情感教育;興趣性;成功性;審美性;創造性

我們經常說,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好學生,可見,美育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美術教育又在美育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美術教育具有可操作性、直觀性和藝術性等特征,它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審美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優秀的美術教育工作者,在豐富的美術教學中,不僅注重學生智力的發展,還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包括培養學生的興趣、健康的心理以及提升高尚的人格品德等,鼓勵學生去欣賞美、創造美,用美的心態去麵對學習、麵對生活,美術教育的過程,實質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陶冶情操的過程。

一、情感教育的內涵與特征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隻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會融人人的精神世界。”我國的新一輪課改中,美術新課程標準首次提出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概念,可見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多麼的重要。那麼,什麼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又具有哪些特征呢?

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關注的是教育過程中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信念等等,以此來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麵發展。情感教育中,學生能夠感受到身心的愉悅,因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尊重並積極培養學生的情感品質,發展他們的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

美術教學本身就是一種情感活動,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來構思美術作品、欣賞美術作品、感悟美術作品,然而,由於初中學生的審美體驗和藝術鑒賞力水平有限,由此,初中美術教學更迫切地需要教師對學生實施情感教學。我講授《我為校園添色彩》一課時,發現在為學校設計校服這一活動中,很多同學都對校服有很強烈的抵觸之心,認為我們國家校服樣式單一,顏色簡單,沒有新意,很多學生甚至推崇外國和漫畫書上的校服,這時候,作為教師的我清楚地知道,學生的審美體驗出現了問題,於是介紹了校服製作的特點,要符合學生的身份,看起來要統一,要整齊劃一,可是又不能對學生的觀點全盤否定,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於是,我幽默地打趣道,校服的明天還要靠在座的汝輩啊,好好學習,也許以後巴黎時裝周上就會有你們的校服傑作呢!從而在加強學生對情感態度的認識、理解和把握的同時,做到了能夠很好進行調控和激勵。

情感教育包括興趣性、成功性、審美性以及創造性等四大特征。具體說來,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品質。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接受和肯定,因此,情感教育中,教師要保證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成功的體驗。情感教育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審美特征,情感教育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可是,教師不能設立一個統一的、固定的模式去圈定學生的思維,這就需要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開展創造性的工作,爭取能夠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創造精神,提高他們的創造性素質。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美術是一門藝術教育,既要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又要對學生進行“術”的教育,也就是說,既要讓學生掌握美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又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能夠認識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從“美術”的字麵看,情感教育是第一位的,較之知識技能教育,顯得更為重要。然而,現在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師過多的注重“術”的教育,為了畫畫而畫畫,教師機械地教,學生機械地畫,初中美術課堂已經嚴重偏離的美術教學的初衷。那麼我們該如何在初中美術課堂實施情感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