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草根食物,不再讓我們的身體“很受傷”(3)(2 / 3)

4.晚餐過飽: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營養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歡吃夜宵或睡前吃點東西,這樣做不僅造成睡眠不實,易導致肥胖,還可因刺激胃黏膜導致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產生。

5.狼吞虎咽:食物進入胃內,經儲納、研磨、消化,變成乳糜狀,才能排入腸內。如果咀嚼不細、狼吞虎咽,食物粗糙,就會增加胃的負擔,延長停留時間,可致胃黏膜損傷。另外,細嚼慢咽能增加唾液分泌,而使胃酸和膽汁分泌減少,有利於胃的保護。

6.潰瘍患者忌飲牛奶。牛奶鮮美可口、營養豐富,曾被認為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理想飲料,但研究發現,潰瘍患者飲牛奶會使病情加重。因為牛奶和啤酒一樣,可以引起胃酸的大量分泌。牛奶剛入胃時,能稀釋胃酸的濃度,緩和胃酸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刺激,可使上腹不適得到暫時緩解。但片刻之後,牛奶又成了胃黏膜的刺激因素,從而產生更多的胃酸,使病情進一步惡化。因此,潰瘍病患者不宜飲牛奶。

7.酸梨、檸檬、楊梅、青梅、李子、黑棗、未成熟的柿子、柿餅等不宜食用。

特效飲食讓胃炎不再找麻煩

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即胃黏膜的炎症,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主要表現為上腹疼痛、不適,食欲下降,惡心嘔吐,有時伴腹瀉,嚴重者還會引起嘔血、便血等症狀。

慢性胃炎為臨床常見病,而其發病多與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如長期飲用烈性酒、濃茶、咖啡、過量的辣椒調味品,以及攝入過鹹、過酸及過粗糙的食物,反複刺激胃黏膜,更重要的還有不合理的飲食習慣、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等而使胃黏膜變性。主要表現有上腹飽悶或疼痛、食欲不佳、惡心嘔吐、燒心腹脹等症狀。因此,合理的飲食調理對治療慢性胃炎有重要的意義。

《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山藥的功效,“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而且,山藥煮粥或者用冰糖煨熟後服用,對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慢性腎炎屬脾胃虛弱者均有良好的療效。

用山藥治胃炎,關鍵是要堅持。山藥的做法很多,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變換花樣,當然最好選用較清淡的做法。

1.急性胃炎應該怎麼吃?

(1)桂漿粥:肉桂2~3克,粳米50~100克,紅糖適量。將肉桂煎取濃汁去渣,再用粳米煮粥,等粥煮沸後,加入肉桂汁和紅糖同煮。

(2)柚雞方:柚子1個(留在樹上用紙包好,等霜後摘下)切碎,童子雞1隻(去內髒),放入鍋中,加入黃酒、紅糖適量煮到爛熟,1~2天內吃完。適用於寒冷胃痛。

(3)炒扁豆山藥粥:將炒扁豆100克、淮山藥100克、大米70克、一起煮粥,分次服用。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經常服用可以預防胃病。

(4)橘皮200克,生薑50克,川椒10克,加入2000毫升水中,煮成1000毫升,分多次服用。治療寒證急性胃痛。

(5)白米50克,生薑粒、陳皮各5克,加水1000毫升,煮成稀粥,調味後,分次少量溫服,以生津增液和胃。適用於平素脾胃虧虛而感寒邪的患者。

(6)鮮藕粥:鮮藕適量,粳米100克,紅糖少許。將鮮藕洗淨,切成薄片,粳米淘淨。將粳米、藕片、紅糖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7)橙子蜂蜜飲:橙子1隻,蜂蜜50克。將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後帶皮切成4瓣。橙子、蜂蜜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20~25分鍾,撈出橙子,留汁即成。代茶飲。

(8)枸杞藕粉湯:枸杞25克,藕粉50克。先將藕粉加適量水小火煮沸後,再加入枸杞,煮沸後,可食用。每日2次,每次100~150克。

(9)蜂蜜桃汁飲:蜂蜜20克,鮮桃1個。先將鮮桃去皮,去核後榨成汁,再加入蜂蜜和適量溫開水即成。每日1~2次,每次100毫升。

(10)白扁豆研粉,溫水送服,每次服15克,一日3~4次;或扁豆33~66克,煎水,分2~3次飲服。

(11)老柚皮15克,細茶葉10克,生薑2片,水煎服。適用於急性胃腸炎。

2.慢性胃炎應該怎麼吃?

(1)桂花心粥:粳米50克,桂花心2克,茯苓2克。粳米淘淨,桂花心、茯苓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20分鍾,濾渣,留汁。粳米、湯汁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即可。每日1次,早晚餐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