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分門別類識記本草,把脈食物的神奇“天性”(6)(2 / 3)

鯉魚體內含鈣、磷、鉀等營養素也較多。

鯉魚具有平肝補血、和脾養肺之作用,常食鯉魚對肝、眼、腎、脾等病有一定療效,還是孕婦的高級保健食品,營養價值很高。鯉魚除食用外,還可以入藥治療疾病,有健脾開胃、利小便、消水腫、止咳鎮喘及發乳之功效;肉可治療門靜脈肝硬化、慢性腎炎、咳嗽、哮喘、產婦缺奶、婦女月經不調或血崩等症;其血可治口眼歪斜;其膽汁能治赤眼癰腫和化膿性中耳炎。

鯉魚頭中含有十分豐富的卵磷脂,是人腦中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重要來源。多吃卵磷脂,可增強人的記憶、思維和分析能力,並能控製腦細胞的退化,延緩衰老。

保健食譜

黑豆燉鯉魚

原料:黑豆60克,鯉魚1尾,黃酒、精鹽、蒜蓉、生薑適量。

製法:

把鯉魚去雜,洗淨,下油鍋炸熟,加燉爛的黑大豆和水,澆沸,加入調料,再煮片刻即可。

功效:對慢性肝炎、水腫、糖尿病、肝硬化、產後惡露、慢性腎炎有療效。

羊肉——“要想長壽,常吃羊肉”

羊肉是我國人民食用的主要肉類之一,其肉質細嫩,脂肪及膽固醇的含量都比豬肉和牛肉低,並且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因此,它曆來被人們當做冬季進補的佳品。多吃羊肉還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抗疾病能力,所以現在人們常說“要想長壽,常吃羊肉”。

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卜素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成分。羊肉所含蛋白質高於豬肉,所含鈣和鐵也高於牛肉和豬肉,而膽固醇含量卻是肉類中最低的。

《本草綱目》說,羊肉性溫,味甘,具有補虛祛寒、溫補氣血、益腎補衰、開胃健脾、補益產婦、通乳治帶、助元益精之功效。主治腎虛腰疼、陽痿精衰、病後虛寒、產婦產後體虛或腹痛、產後出血、產後無乳等症。

寒冬常食羊肉可益氣補虛、祛寒暖身,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

婦女產後無乳,可用羊肉和豬蹄一起燉吃,則通乳效果很好。

體弱者、小孩、遺尿者食羊肉頗有益。

羊肉又可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幫助消化,體虛胃寒者尤宜食用。

羊肉含鈣、鐵較多,對防治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等病症很有幫助。

羊肉還有安心止驚和抗衰老作用。

山藥羊肉湯

原料:羊肉500克,山藥150克,薑、蔥、胡椒、紹酒、食鹽適量。

製法:

1.羊肉洗淨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

2.薑蔥洗淨用刀拍破備用;

3.淮山片清水浸透與羊肉一起置於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將其它配料一同投入鍋中,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燉至熟爛即可。

功效:補脾胃,益肺腎。

鵝肉——“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

鵝,又名舒雁、家雁,因為營養價值頗高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其蛋白質含量比鴨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都要高,而脂肪的含量又較低。除此之外,它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不愧為一種綠色健康食品。

鵝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銅、錳、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成分,營養價值很高。

據《本草綱目》載:“鵝肉利五髒,解五髒熱,止消渴。”常喝鵝湯,食鵝肉,可以補益五髒,止咳化痰,所以古人雲:“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隨息居飲食譜》說:“鵝肉補虛益氣,暖胃生津。”因此,鵝肉特別適宜於氣津不足之人,凡經常口渴、乏力、氣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鵝湯、吃鵝肉,這樣既可補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營養,又可控製病情發展,還可預防和治療咳嗽病症,尤其對治療感冒和急慢性氣管炎有良效。

現代研究表明,鵝血中含有濃度較高的免疫球蛋白,常吃鵝血對防治癌症有較明顯的作用。

保健食譜

燒全鵝

原料:鵝一隻,木耳、香菇、金針菇適量,薑片、蔥少量,醬油、冰糖適量

製法:

先把木耳、香菇、金針菇洗幹淨放到溫水中浸泡,鵝去毛,用刀在其腹部開小口去除內髒,然後把鵝洗淨並在全身塗上醬油。木耳、香菇、金針菇洗淨後與薑片、蔥段一起塞如鵝腹,將全鵝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和冰糖同煮,等鵝燒熟後即可。

功效:補益身體,滋潤五髒。

鱔魚——“小暑黃鱔賽人參”

鱔魚,也叫黃鱔等,是我國的一種特產。它所含營養非常豐富,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鱔魚味鮮肉美,刺少肉厚,十分細嫩,風味獨特。民間認為小暑前後一個月的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因此又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