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本草養生心法:養生之道在一補一瀉之間(1)(3 / 3)

氣血最容易“兩虛”,我們該怎麼補氣血

我們經常聽到中醫說:“你需要補氣血。”這個氣血是合在一起說的,沒有分開,這其中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氣血很容易“兩虛”。《本草綱目》記載,氣是生命之本源,元氣充盛,才能防病健身,延年長生。而一個人一旦氣不足了,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

當人體出現氣不足的症狀後就要補氣,以使正氣充足旺盛。但是,在這裏要提醒大家的是,當你氣不足的時候,千萬不能盲目補氣,否則不但不會達到補氣的目的,還會影響身體健康。因為這裏還牽扯到血的問題。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所以,如果你出現氣不足的症狀,很有可能是血不足造成的。血虛無以載氣,氣則無所歸,故臨床常見氣血兩虛的病症。如果是因為血不足,那就需要先補血,否則就成了幹燒器皿,會把內髒燒壞;如果是因為淤滯不通,就可以增加氣血,血氣同補,這樣才能達到補氣的目的。

氣血同補需以食用補血、補氣的食物、藥物慢慢調養,切不可操之過急。《本草綱目》裏記載的補氣血的食物有豬肉、豬肚、牛肉、雞肉等,常與之相配伍的中藥有黨參、黃芪、當歸、熟地等。藥物調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補足了血再補氣,或者氣血雙補才能達到補養的目的。

《本草綱目》還介紹了一款補養方——四君子湯。所謂“四君子”就是指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四種,《本草綱目》裏記載,人參甘溫,益氣補中為君;白術健脾燥濕,合人參以益氣健脾為臣;茯苓滲濕健脾為佐;炙甘草甘緩和中為使。四味皆為平和之品,溫而不燥,補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湯。

材料:人參9克,白術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

製法:將上述材料用水煎服,不拘時候。

功效:益氣健脾。麵色萎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的人可以用本方。

氣血雙虛的人可以嚐試四君子湯,還要注重精神調攝。因為氣虛的人精神常處於低落狀態。精神調攝就是要讓精神振奮起來,變得樂觀、豁達、愉快。我們都知道運動健身,但是氣虛的人不宜進行大運動量的體育鍛煉,可多做內養功、強壯功。方法如下:

1.摩腰。將腰帶鬆開,雙手相搓,以略覺發熱為度。將雙手置於腰間,上下搓摩腰部,直至感覺發熱為止。

2.“吹”字功。直立,雙腳並攏,兩手交叉上舉過頭,然後彎腰,雙手觸地,繼而下蹲,雙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連續做10餘次。

3.蕩腿。端坐,兩腳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轉動身體3次,然後兩腳懸空前後擺動10餘次。

4.環境調攝。氣虛的人適應寒暑變化的能力較差,寒冷季節常感手腳不溫、易感冒。因此,冬季要避寒就溫。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氣血虛衰的人,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禁忌。比如山楂雖有開胃消食的作用,但同時又有耗氣破氣之害。而大蒜味辛,多吃可動火耗血。《本草綱目》說它“辛能散氣”。《本草經蔬》又說:“氣虛血弱之人,切勿沾唇。”

血,以奉養身,莫貴於此

中醫理論認為血是人體最寶貴的物質之一,它內養髒腑,外養皮毛筋骨,維持人體各髒腑組織器官的正常機能活動。李時珍認為,婦女以血為用,因為女性的月經、胎孕、產育以及哺乳等生理特點皆易耗損血液,所以女性機體相對容易處於血分不足的狀態。正如“婦女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

女性因其生理有周期耗血多的特點,若不善於養血,就容易出現麵色萎黃、唇甲蒼白、頭暈眼花、乏力氣急等血虛症。《本草綱目》記載,嚴重貧血者還容易過早發生皺紋、白發、脫牙、步履蹣跚等早衰症狀。血足皮膚才能紅潤,麵色才有光澤,女性若要追求麵容靚麗、身材窈窕,必須重視養血。

關之琳的美是一種中國人眼中傳統的美,美得含蓄內斂,不飛揚跋扈。連老天也會偏愛美人,歲月仿佛鳥兒在天空輕盈飛過一般無痕無跡。關之琳的臉龐美得幾乎“人造化”,肌膚就像剝了殼的雞蛋,細嫩幼滑、紅潤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