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30歲係統漏洞修補全攻略(2)(2 / 3)

一、按摩健腦

兩手十指從前發際到後發際,做“梳頭”動作12次;然後兩手拇指按在兩側太陽穴,其餘四指頂住頭頂,從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線按摩12次;最後,兩拇指在太陽穴,用較強的力量做旋轉按動,先順時針轉,後逆時針轉,各12次。

二、多參加腦力勞動

我們應積極培養學習興趣,參加腦力勞動,可以防病抗衰老,預防老年性癡呆症和一些記憶衰退的症狀。

三、清新空氣浴腦鍛煉

每日清晨起床後,宜到戶外散步或做體操、打太極拳等,使大腦得到充分的氧氣,喚醒尚處於抑製狀態的各種神經和肌肉。

四、動手做運動健腦

手指功能的技巧鍛煉可促進思維,健腦益智。

五、節欲健腦

中醫上講節欲可養精,養精才能健腦養神,推遲大腦衰老,所以不要縱欲過度,尤其是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

六、補腦益智

常食核桃、黑芝麻、豆奶、玉米、蜂蜜、海藻類、魚蝦、牛奶等有益大腦健康的食品。

“節”外不能生枝

我們身體上的關節每天都在從事著繁重的工作,幫助我們協調身體的各項運動。如果最近你經常感到手腳冰涼,經常關節疼痛,經常的關節作響,請注意了。你的身體之軸可能在悄悄告訴你,我好累,我好煩,請讓我休息一下,請給我上點潤滑油。

四肢關節靈活性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比率也越高。30歲左右的年輕人專家提醒,若能及早注意關節的保養,可有效地延緩退化性骨關節炎的發生,從而減少關節疼痛、腫脹、爬不動樓梯、彎不了腰,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窘境。

人無法永不衰老。即使外表可以借助美容手術“回春”,但那畢竟是外在美而已。

骨關節也一樣,隨著人的年齡增加,骨關節也慢慢退化;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保養,讓它保持健壯與活力。

人年紀越大,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比率也越高。專家提醒,若能及早注意關節的保養,可有效地延緩退化性骨關節炎的發生,減少由於上述疾病為患者帶來的關節疼痛、腫脹、僵硬、活動受限、爬不動樓梯、彎不了腰,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窘境。

最重要的危險因子

老化是退化性骨關節炎最重要的危險因子。關節用久了,關節軟骨不可避免會造成磨損,軟骨組織變硬變薄,關節腔間隙變窄,關節滑液分泌減少,最終關節完全骨化融合,失去關節功能。年紀愈大,退化性骨關節炎的發生率越高。過了65歲,此病的發生率超過10%,而75歲以後則增至70~90%,幾乎人人無法幸免。

骨刺是退化表現

由於軟骨消失,骨頭和骨頭直接碰撞,透過X光檢查可發現,關節邊緣會產生尖銳的突出物,俗稱“骨刺”,骨刺是退化的表現,有時會有自發性發炎,患者也常會在半夜中痛醒。

退化性關節炎多發生在承載重量和活動量較多的關節處,例如四肢中的髖關節、膝關節、手指末端指間關節、腳踝關節及脊椎中的頸椎和腰椎等,都是最容易發生的部位。據統計,男性較易發生於髖關節,女性則以膝關節居多。

鈣質攝取不足、體重過重、長期服用類固醇、關節曾經受過重大傷害、更年期以後的女性或是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比一般人容易患退化性關節炎。

專家建議人們多注意下列幾個方麵的問題,就可以延緩老年性退化性骨關節炎的發生。

1.降低過度肥胖對關節的壓力

體重對脊椎和四肢關節形成主要壓力,是造成關節過早退化不可忽視的原因。若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參考,19~25是理想範圍;若能減少2個單位,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幾率可降低近半。

2.避免過度運動加重關節損傷

過度運動會加重關節磨損,影響關節健康。人們往往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嘎嘎作響、關節腫痛等症狀是由於活動減少所致,所以希望通過增加運動來改善上述症狀。其實,強烈衝撞、過度負重、頻繁的膝蓋旋轉運動,都會加重關節軟骨組織的磨損和破壞,應少做為宜。專家建議,進行適當的關節運動,包括關節伸展、肌力訓練、有氧運動都較有益於延緩關節的衰老。

3.選擇穿鞋保護軟骨

若能使用墊高5~10度的外側鞋墊,或是少穿高跟鞋,都有助減少膝關節內側的壓力,避免軟骨的磨損。

4.采取地中海飲食

專家建議采取地中海飲食幫助降低關節炎的發生率。進食以魚肉為主,多吃橄欖油、蔬果均衡,或是多攝取抗氧化物,如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都可不同程度地減少關節炎的發生。

5.活性骨膠原保健品

攝取活性骨膠原保健品,對老年性退化性骨性關節炎的治療和修複關節軟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