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喜山樂水,遊獵強身(1 / 3)

乾隆皇帝是個遊獵愛好者,打獵和旅遊算得上是他平生的兩大快事。這兩項活動都需要有強健的體力,乾隆平時就喜歡彎弓習武,活動筋骨,與那些隻貪圖安逸、享樂的皇帝不同。適當的運動能使氣血和暢、經絡通達、髒腑安和、筋骨堅實,自然有一副好體質。

史載乾隆帝“善射”,射箭時以三番為率,每番三矢,每發多中圓的,九箭大約能中六七。他每年秋天都要到木蘭圍場打獵。對於操勞政務的皇帝來說,打獵是一種很好的鍛煉。行走在大自然中,呼吸著新鮮空氣,周圍環境優美、鳥語花香,使人心境開闊、情懷舒暢;加上身體的運動,使血液循環加快,供氧增加,對身心都是大有裨益的。

外出巡遊也是乾隆的一樁賞心樂事。他一生六次下江南;五次西巡,幸五台山;三次東巡,幸泰山。每次巡遊時間長短不一,有的長達數月,如丁醜二十二年的那次巡遊,“正月啟鑾,二月渡江,幸蘇州,駐杭州,三月還幸江寧,秋九月至京師”,長達九個月。當時交通不便,皇帝也要經曆一番舟車勞頓。這樣一路走來,遊覽名山大川,察訪風物民情,不僅開闊了視野、磨煉了意誌,還鍛煉了身體,增進了健康。

乾隆一直把他的祖父康熙當做自己的榜樣,在對遊獵的愛好上,他們祖孫倆是相同的。康熙皇帝也不是養尊處優、貪享安逸之輩。他繼承了滿人驍勇善戰的傳統,刻苦練習百般武藝。他嫻於強弓,不論是立射還是騎射,都箭無虛發。康熙還擅長騎術,即使在險峻的山路上,也能奔走如飛。他每年狩獵一至兩次,每次持續二到三個月,其間常在山林中縱馬奔馳,不能騎馬的險路,還常徒步走很長時間。康熙也經常外出巡遊,他一生數次南巡,現存被稱為中華第一長卷的《康熙南巡圖》描繪了他下江南時的盛況,是當時朝野的一件盛事。遊獵等富有樂趣的室外健身活動,可以使形盛力強,筋骨堅實,五髒氣盛,氣血易乎流通,經脈暢行無阻,故疾病不生。

目前,全世界都在倡導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打獵健身的方式對現代人來說似乎不太實際了,但旅遊卻是不錯的選擇。各地的旅遊事業都蓬勃發展,政府也為旅遊提供了各種便利條件,旅遊已經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除了興趣外,人們開始更多的關注旅遊對健康的好處,利用旅遊來放鬆身心、強身健體。

本書提到的養生大家中,幾乎人人熱衷旅遊,不管是專程還是順路。孔孟都曾周遊列國,路走得多,風景自然也看了不少;白居易每到一處,都迫不及待地去登山臨水,遍覽該地的美麗風光;蘇軾因為不斷被貶謫,幾乎遊走了大半個中國,雖然在別人看來辛苦異常,他自己卻自得其樂,到了蠻荒之地還說“茲遊奇絕冠平生”,打獵、射箭、野遊等戶外活動是他的最愛,許多名山大川都留下他遊覽的足跡,他說“俯仰山林之下,於以養生冶性”;陸遊到了晚年登山爬高的興致依然不減,他在四川登青城山時,不顧年事已高,獨自登上艱險難攀的泊灌口,使同行者為之驚訝不已。他在峰頂眺望著滔滔的泯江水,不覺詩興大發,高聲吟道:“姓名未死終磊磊,要與此江東注海。”浩然之氣,油然而生。

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端木夢錫生於1899年,他的作品技藝精湛、意境超絕,尤其擅畫梅花,素有“梅花老人”的雅號。他在80多歲高齡時還出國訪問、舉辦個人畫展,年過百歲時還精力充沛。能有這樣的好身體,除了繪畫使老人心境恬淡之外,還和開朗豁達,注重運動有關。老人最喜歡登山覽勝,他曾說:“心愉病遠身猶健,能過八十還登高。”他的名字已經被錄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和《世界華人藝術家成就博覽大典》。

旅遊有利健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那麼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麵呢?首先是環境因素。旅遊景點都是自然環境優美或人文氣息濃厚的所在,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自然和人文雙方麵的陶冶。如果是在高原、森林和海濱,空氣中富含負氧離子(人稱“空氣維生素”),這種負氧離子可改善呼吸功能,活躍副交感神經,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還有降低血壓、鎮定情緒的作用。所以從健康角度考慮,選擇自然環境幽雅的旅遊目的地尤為重要。

其次是心理方麵。醫學專家指出,一個人在參與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活動時,心情就非常舒暢,這時體內的生理指標均處於最佳值。旅遊是大多數人的愛好,不僅能欣賞美景和放鬆心情,還能參加當地一些有意思的活動,如洗溫泉、采蘑菇、篝火晚會等,這些活動往往使人的交感神經係統產生興奮,尤其是那些玩得盡興和滿足的人,體內被稱作“快感荷爾蒙”的β內啡肽含量會增加,淋巴細胞功能變得活躍,免疫功能明顯增強。有關調查還表明,在外逗留4天以上,心理效果更為明顯。

再有就是運動因素。旅遊需要一定的運動量,要耗費一定的體力。運動與健康的關係非常密切,前麵已經作過介紹。現在,旅遊的減肥效果為眾多女性所關注。某些運動方式如東遊西逛、退行、倒立等,能有效消耗體內堆積的脂肪,專家稱這些運動為“非鍛煉性熱耗”。非鍛煉性熱耗增加的人,體內脂肪的堆積量就減少。測試表明,人吃得過飽時,非鍛煉性熱耗就自動發揮作用,將多餘熱量消耗掉35%。這一結論科學地解釋了一個常見的現象:長年在外旅遊的人即使食量增加也不會發胖。因為旅遊是效果最顯著的非鍛煉性熱耗,它大大減少了脂肪在體內堆積的機會。

專家指出,亞健康者是最適宜旅遊的人群。“我活得真累!”這是生活在都市裏的人們經常抱怨的一句話。商業的競爭、工作的壓力、交際中的困惑等都讓人感到疲憊不堪。由於把大多數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導致對自身健康狀況的忽略,使身體進入“亞健康”狀態。“亞健康”是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中介狀態”,常見症狀有軀體疲勞、易感冒、稍動即累、出虛汗、食欲不振、頭痛失眠、心緒不寧、神經衰弱、記憶力下降、心慌、焦慮、性功能障礙等。據調查,都市人處於亞健康的占人口總數的60%以上,而外出旅遊是治療亞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旅遊能脫離造成抑鬱的緊張生活環境,起到心理學上“移情易性”的效果。五光十色的旅遊生活,奇峰峻嶺、流泉飛瀑、蔥鬱的森林和廣闊的草原,能使人不由自主地開闊胸懷,產生無限的美感。愉快的美感是心理平衡的最佳境界,使心緒趨於平靜,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盡情地宣泄胸中的積鬱,感到身心輕鬆愉快。

為使旅遊更好地達到放鬆和健身的效果,就要在出發之前和旅遊過程中做好充分地準備,避免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下麵這些方麵可以為出行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