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終於一點一點過去,關中突然下了幾場大雨,暑氣消散大半。大雨令楊複生的計劃受到一定影響,建造的速度慢了下來。不過同樣的,由於大雨的緣故,陰世師的計劃也受到了影響。
大雨一連足足下了七日,渭水河水暴漲,沿岸的村莊都受到威脅,不少村莊被大水衝垮,幸虧麥已經被收獲,農作物方麵的損失不大。楊複生得到消息之後,立刻組織了一批千餘人的士兵,外出救助災民,同時,令梁建方、席君買兩人輪流帶兵在城外巡視,防止有流民趁機衝擊縣城。秦叔寶、羅士信兩人剛來不久,對四周情況不熟,兩人就帶兵在城內維持著治安。
至於郭孝恪,楊複生委以重任,讓他調度糧草,負責處理城中賑濟災民一事。
一時之間,武功、盩厔縣、郿縣、雍縣等地,都忙碌了起來。這幾個郡縣中,盩厔、武功相對受災最重,流民很多,其他各縣由於地勢較高,縣城離渭水較遠,損失不大,柴孝和、竇璡、侯君集等人得到消息,各自派了三百人趕來相助,同時竇璡還帶回來了一個消息。
河池郡的蕭瑀,乃是當今國舅,是河池郡太守,由於薛舉強勢崛起,他派人送來書信給扶風郡太守竇璡,希望若是形勢所迫,需要回轉關中的時候,能夠借道扶風郡回轉關中。
竇璡不敢輕易答應,因此派人來問。關於蕭瑀,此人文武雙全,最為擅長政務,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最重要的是,他是當今蕭皇後的弟弟,在朝廷有著極高的威望,想要服此人為自己效力,並非不可能的事情。曆史上此人就是為李淵效力了的,楊複生想了想,派人回複竇璡,允許蕭瑀任何時候借道回轉關中。
武功縣、盩厔縣一帶大雨連綿,大興城也好不到那裏去,本來陰世師糧食已經準備妥當,器械、兵刃也都齊備,士兵也都收拾了行李,準備出發,偏偏遇見大雨,令他的行程受到影響。
不過,好消息也是有的,李淵攻打霍邑不利,被屈突通牢牢地擋在了霍邑以北,據悉,李淵部下有返回太原的想法,不少人如殷開山、劉弘基都支持返回太原,就連李淵的心腹裴寂也都力勸李淵回轉太原,先把劉武周趕跑再。不過,李淵尚在猶豫之中。陰世師得到消息,放下心來,他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楊複生身上了。
大雨一連下了十餘日,終於歇了下來,太陽露出臉來,氣逐漸回溫,陰世師、楊複生都各自下令,部下取出弓弦在烈日下暴曬,準備著即將到來的大戰。
九月下旬,陰世師在大興城誓師,激勵士氣,出兵武功縣,決意一舉拿下楊複生,然後將李淵的祖墳給刨了。
大軍出發,所過之處,皆是議論紛紛。大興城中的百姓對於陰世師出兵一事,有著各種態度,這年頭打仗稀疏平常,都是見怪不怪了,隻希望少死一些人罷了。陰世師為了激勵士氣,大軍緩緩從大興城中出發,一路上,不少百姓趕來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