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迅速過去,轉眼就到了九月,李淵那邊,最終做出了選擇。
劉武周趁著李淵主力南下之際,奮力攻打太原,李元吉畢竟年輕,沉不住氣,連連派人向李淵求救。李淵原本想要撐一撐,拿下霍邑再,可屈突通也有自己的眼線,得知李淵老巢太原被劉武周攻打,因此守在城中,任憑李淵如何咒罵也不出城。李淵派兵強攻城池,均被屈突通擊退。
霍邑久攻不下,李淵與部下商議之後,作出了選擇。他讓長子李建成率精兵一萬回援太原,而他繼續帶著次子李世民以及殷開山、劉弘基等人,繼續攻打霍邑。
楊複生得到消息,也覺得這個選擇,對於李淵來,是最好的辦法。李建成這時將近三十歲,隨同李淵征戰沙場,有著豐富的帶兵經驗,或許擊退劉武周不是難事。當然,楊複生希望劉武周能夠給李淵製造更多更大的麻煩。
李淵不肯撤退,原本就在楊複生意料之中,李淵是一個老狐狸,他深知若是撤退,三軍士氣必然降到穀底,以後再想南下,攻占關中,就難上加難了。
除了這個利好的消息之外,楊複生又得到了一個更好的消息,這是張剛剛暗中派人傳來的。
張剛剛到了瓦崗之後,暗中賄賂了邴元真。這邴元真原本就是貪圖錢財之人,有奶便是娘,得了好處,又聽張剛剛起關中的局勢,登時來了精神。
關中是大隋的基業所在,西京大興城擁有無數財富,令人垂涎,聽張剛剛起關中的富庶,邴元真當真是動了心。他暗中帶著張剛剛去見了瓦崗大寨主翟讓。
翟讓也不過是亂世中的一個草頭王,起誌向,自然是沒有的,他不過是想要生存罷了。但不曾想瓦崗做大,居然到了如今的局麵。可是,瓦崗的大權基本交到了李密的手上,自知才疏學淺的翟讓本來打算過過好日子,可不曾想,身為大寨主的他,與被下義師奉為盟主的魏公李密,還是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翟讓聽楊複生在關中打下了幾個郡縣,自然是格外興奮,雖楊複生是李密的侄兒,但他卻知,在瓦崗軍中,李密對這個侄兒不是很上心,地位比起不少將領,諸如秦叔寶、程知節等人都要低一些。
翟讓覺得,楊複生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能占據數個縣城,顯然是有一定能力的。對於關中的求援,瓦崗必須要支持,而且是盡力支持!本著這樣的心思,翟讓親自去找了李密,與他商議了很久。
李密雖然手握實權,可瓦崗畢竟是翟讓一手創建的,對於翟讓,李密還是至少在表麵上還是對翟然保持著尊敬的,多多少少會給翟讓一些麵子。聽聞楊複生在關中有了起色,李密心情複雜,但不管怎樣,這是好事!
兩人商議了好幾個時辰,最終決定,派幾名出色的將領過去幫助楊複生,至於大軍,不可能攻下潼關,兩人一致選擇了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