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議(3 / 3)

“陛下,臣認為張宏尚書此法萬萬不可施行,一旦施行,後果不堪設想啊。”來人大聲說道。

“哦,那你說說,張宏這法子如何不能施行了?”大慶皇帝顯然來了興趣。

“陛下,這引河之法,所需民力甚居姑且不論,隻是這財力嘛……”鄭鈞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張宏,繼續說道:“自成皇來,財政一直虧空,臣,實在想不出這引河之法所需財力從何而來。”

轟。鄭鈞這話讓整個朝廷都亂了,因為所有大臣都沒有想到,朝廷財政居然虧空已久了。

“這……””張宏乍一聽這消息,有些發愣。

“鄭鈞,這財政可真有虧空一事?”周林看向鄭鈞,詢問道。

“千真萬確,這還是收了今年的財稅的結果,若沒有這……”

“鄭鈞,為何這財政一直虧空至今一直不上報?”大慶皇帝追問道追問道。

“陛下,造成這財政虧空是多方麵的。”鄭鈞看了一眼周林,不說了,顯然有些顧忌。

“說!”

“陛下,這河北道災民年年倚仗災民身份白吃賑濟,財政哪能支撐得住?況且丞相的青苗之法花費巨大,且年年治河,以至於如今財政虧空。”鄭鈞細細陳說。

“你胡說!”周林一聽對方在往自己的青苗之法上引禍水,便有些怒了,“本相的青苗之法是利民利國之舉,如何又使得這財政虧空了?”

“相爺,莫要以為下官在胡言亂語,這青苗之法利國利民,下官倒看不出來,隻是,下官倒聽說因它家破人亡的民眾倒也不在少數。”鄭鈞絲毫不懼周林的憤怒的眼神。

“夠了!”大慶皇帝看著兩位大臣鬥得不可開交,出口製止道。

“鄭鈞,你說青苗之法造成財政虧空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鄭鈞答道,然後從袖裏掏出幾張紙來,“這是近幾年的財政出納,請陛下查閱。”

“呈上來。”大慶皇帝吩咐道,趙偉連忙下去取。

看著呈上來的紙,大慶皇帝臉上變幻不定,顯然是被紙上的內容嚇到了,朝廷大臣屏息以待,生怕撞著槍口上。

砰。大慶皇帝狠狠拍了一下案板,朝中諸臣趕緊低下頭來,深怕火燒著自己。

“丞相,你給朕說說,這青苗之法實行之後你由了解多少呢?”大慶皇帝興師問罪道。

“老臣不知。”周林已是渾身汗水浸透官袍

“不知!”大慶皇帝哈哈笑了兩聲,“你還能和朕說你不知,這青苗之法,是你提出來的吧,如今你和朕說你不知,真是可笑,可笑至極!”大慶皇帝喝道。

“老臣知罪,是老臣的疏忽。”周林連忙跪伏在地請罪。

“疏忽?你的一個疏忽讓整個成周的財政都虧空了!你說說,這虧空怎麼彌補呀,難不成還要繼續實行這青苗之法,還是繼續賑濟災民?”大慶皇帝繼續高聲問道。

“那這樣的話,朕要你這丞相做什麼?改革改革,你把朕的成周改的要亡了!”越說越氣,大慶皇帝直接抓起身旁的杯子直接擲了下去,茶水撒得周林一身,看起來好生狼狽,大慶皇帝覺得還不解氣,還想找個東西,百官見了,紛紛勸阻,大慶皇帝這才作罷。

“丞相,你說說該怎麼彌補這財政虧空?”大慶皇帝直接質問道。周林沒有答複。見周林不作答,大慶皇帝有些厭惡,轉而問鄭鈞道:“你說說看?”

“臣認為,青苗之法傷民損國,不宜繼續施行,應廢除掉它,以安民心,彌補財政虧空。”鄭鈞答道。

“行,就依你說的辦。”大慶皇帝應許道。

“陛下,那丞相這邊……”鄭鈞看了一眼周林,故作難為,“你全權負責此事,任何人不得幹預。”大慶皇帝不耐煩道。

“臣遵旨。”鄭鈞領命。

“陛下,萬萬不可呀。”看著自身改革的成果就要被毀掉,周林有些急了。

“哦,那你說說有何不可的。”大慶皇帝的話語裏盡是厭惡之情,“難不成你想讓成周在朕手裏毀了嗎?”大慶皇帝的話顯然有些危言聳聽,但周林卻絲毫不敢回,見著周林說不話來,大慶皇帝冷哼一聲,說了句好自為之便離開了。趙偉宣布退朝便去追趕皇帝了。

皇帝走後,百官退散,沒有人去扶仍然跪在地上的周林,倒是鄭鈞從他麵前走過,隻不過那是得意,周林有些心如死灰,張宏倒是看了他一下,但也走了,隻有一位七品官員來把周林撫了起來,並把他送回了丞相府……

第二天,丞相周林正式向皇帝請辭,皇帝連象征性地挽留也不做,直接批準,轟轟烈烈的大慶改革就這樣戲劇性地結束,消息傳開後,天下為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