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蘇聯入侵阿富汗:腸子都悔青了(1 / 3)

蘇聯入侵阿富汗:腸子都悔青了

萬象

作者:Major James T. McGhee

1979年12月7日,駐阿富汗的蘇聯軍事顧問突然要求阿富汗武裝部隊對其坦克和其他關鍵設備進行拆卸維修。與此同時,首都喀布爾同外地的通訊聯係被切斷。12月25日,大批蘇聯空降部隊和地麵部隊開始駐紮在喀布爾。時任人民民主黨總書記哈菲佐拉·阿明急忙將辦公室搬到西南郊的“安全”地帶——達魯拉曼宮。

12月27日,700名包括克格勃和蘇軍總參謀部的特種部隊及阿爾法小組在內的蘇聯部隊穿著阿富汗武裝部隊製服,占領了政府機關、軍隊和媒體的大樓。他們的下一個目標便是達魯拉曼宮。進攻在晚上7點15分開始。經過短促的激戰,蘇聯部隊很快製伏了宮門口防守的阿明衛隊,攻占了王宮,將阿明及其全家集中趕到阿明的辦公室。一陣激烈的槍聲過後,阿明及其4個妻子、24個子女都靜靜地躺在了血泊中。蘇聯部隊指揮官在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廣播電台中宣布,阿富汗已經從阿明的統治中被“解放”出來。

戰爭初期,蘇軍沿著三條線路,迅速控製了阿富汗主要的城市、軍事基地和戰略設施。蘇聯人本以為,會像1956年在匈牙利和196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一樣,迅速取得決定性勝利,並在喀布爾建立一個親蘇聯政權(這也是蘇聯入侵的直接目的),挽救1978年4月的“阿富汗二月革命”。但是,隨著阿富汗全國的“叛亂”現象越來越多,蘇聯軍隊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卷入了遊擊戰的漩渦。阿富汗戰爭最終變成了一場政治和軍事災難:

戰爭持續了9年,造成1.5萬名蘇聯士兵死亡或失蹤,數百萬阿富汗人死傷或是淪為難民。也許,蘇聯從阿富汗戰爭中得到的最重要教訓就是“根本就不應該發動這場戰爭”。

誤判美國和巴基斯坦

蘇聯一個重要的政治失誤是對卡特政府的誤解,入侵開始後,美國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很快就對蘇聯采取了嚴厲的反製措施,比如取消向蘇聯的穀物出口,禁止銷售蘇聯生產的高科技產品,抵製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卡特聲稱:“蘇聯對阿富汗的侵略是自二戰以來對和平的最大威脅。”

中央情報局(CIA)隨即獲得政府批準,秘密向阿富汗反抗組織提供武器。到1986年,共有150枚美國導彈被運往阿富汗,裝備給穆斯林遊擊隊員。對於缺乏正規軍事訓練的穆斯林遊擊隊員而言,這些新式武器是打擊蘇聯飛機最有效的武器。

198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羅納德·裏根(Ronald Reagan)擊敗卡特當選總統。裏根是堅定的反共者,他的策略也更富攻擊性:主張增加對第三世界社會主義國家的費用支持以遏製蘇聯,並扭轉了對阿富汗鄰邦巴基斯坦的政策。美國開始向反抗蘇聯的穆斯林遊擊組織運輸更多的日用品、武器和彈藥,長達6年的經濟和軍事援助使巴基斯坦成為美國對外第三大援助對象。巴基斯坦類似越南戰爭時期的柬埔寨,是穆斯林遊擊隊員的庇護所,為阿富汗抵抗組織提供安全的新兵訓練場和充足的後勤物資。米蘭·豪納(Milan Hauner)認為,“穆斯林遊擊隊員不懈的抗爭”最終徹底擊垮了蘇軍,但是,如果沒有埃及、中國和美國提供的大量軍用物品和武器,其他伊斯蘭國家(比如沙特阿拉伯)提供的資金,這一切也很難想象。

從AK-47和SA-7防空導彈等蘇式武器,到最新的毒刺導彈、高級通信設備和重型武器,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被送到遊擊隊手中,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ISI)更是聯合起來為其提供情報援助。

蘇聯殘忍的“焦土政策”迫使大約300萬阿富汗人退至巴基斯坦西北邊疆省份和俾路支的臨時帳篷村,巴基斯坦人“熱情款待”了他們。在這些難民營裏,穆斯林遊擊隊可以招募新兵,武裝和訓練“聖戰士”(holy warriors)抵抗蘇聯。

遊擊戰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