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預防腎虛,就要保護腎氣。中年男性日常保護腎氣的要領有三點:注意適度的運動、合理的性生活和優質的睡眠。適宜的運動能改善體質,強壯筋骨,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從而使腎氣得到鞏固;性生活要適度,不勉強,不放縱;另外,充足的睡眠也是恢複精氣神的重要保障,工作再緊張,家裏的煩心事再多,到了睡覺的時候也要按時休息。
健康課堂:
腎功能是好是壞主要看幾個標準:腎功能好的人,精神好,腳步輕快,睡眠好,耳聰目明。相反,腎功能差的人,夜尿多,常常頭昏眼花,腰痛腿軟,眼圈發黑,容易脫發。另外,判斷自己腎功能的好壞還要注意日常的尿量,一般正常人每天的排尿量應該在1000~2000(相當於2~4個礦泉水瓶)毫升左右,多於2500毫升或少於800毫升都可能是腎髒出現了問題。
腎虛的主要症狀
“虛”主要是功能低下、營養缺乏的結果。腎虛會表現出與腎相關的機能減退,比如大腦反應慢、性功能低下、易貧血、尿急、腰腿發軟等。醫學上認為,中年腎虛主要有下麵這些症狀:
1)畏寒肢冷:“畏寒”指怕冷且怕風吹的感覺;“肢冷”指四肢手足冰冷,甚至冷至肘、膝關節的症狀。腎虛的“畏寒肢冷”往往還伴隨腰膝酸痛、神疲倦臥、少氣懶言、口淡不渴等症狀。
2)頭暈無力,失眠多夢:腎作為人體重要的髒器之一,滋養和溫煦著體內的其它髒腑,若其它器官久病不愈,就容易傷及腎髒。許多慢性病如慢性肝炎、冠心病、支氣管哮喘、高血壓等,都往往伴隨有腎虛症狀。
3)哮喘:腎髒有“納氣”的功能,而腎虛後,就不能納氣,因此就會引起喘息氣短、呼多吸少的症狀,常會感到難以暢快呼吸。在嚴重的情況下,伴隨氣喘甚至會出現喘氣加重、冷汗直冒等症狀。
4)腰痛:中年男性腰痛的根本就在於腎虛,可分為內傷和勞損。內傷腎虛一般指先天不足、久病體虛或疲勞過度所致,輕者彎腰或直立困難,重者甚至會出現足跟疼痛、腰部乏力等症;勞損指體力負擔過重,或長期從事同一固定姿勢的工作,如使用電腦、開車等,久之損傷腎氣,導致腎精不足。
5)夜間多尿:中年男性一般夜尿次數在2次以上,或尿量超過全日的1/4,嚴重者夜尿一小時一次,尿量接近或超過白天尿量,這些情況就屬於“夜間多尿”了。而且白天小便正常,唯獨夜間尿多,正是腎虛的表現。
6)頭暈耳鳴:腎虛的人會經常有頭暈的感覺,而且常伴有耳鳴之聲,妨礙聽覺,長久下去,甚至會導致耳聾。這些症狀多與肝腎相關。中醫上講“腎藏精生髓,髓聚而為腦”,所以腎虛可致使髓海不足,腦失所養,出現頭暈、耳鳴。
7)便秘:便秘的人常因排便困難出現肛裂、痔瘡等症,影響工作、生活,苦不堪言。雖然大便秘結屬於腸道的傳導功能失常,但根源還在於腎虛。因為腎開竅於二陰,主二便,大便的傳導要通過腎氣的激發和滋養才能正常發揮作用。
健康課堂:
中醫常講“藥補不如食補”,我們常吃的食品中很多都有補腎功能,如豬腰花、牡蠣、核桃等。豬腰花和牡蠣含有大量的鋅,對補腎很有好處;核桃還有潤肺的作用,生食或者用50克核桃仁配500克白酒浸泡一個月,每晚少量飲用,也能達到補腎的效果。
腎虛的預防
腎虛給中年男性的生活和工作都會帶來許多不便之處,而且嚴重危害身體健康,因此日常要做好預防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適當多喝水:水能幫助人體將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排出,降低有毒物質在腎髒中的濃度,避免腎髒受損。
2)預防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發病率會隨著人體年齡的增長而增高,男性的前列腺增生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因此應及時發現並積極治療。此外,經常憋尿也易引起感染,所以也應盡量避免。
3)小心藥物傷腎:如果確實需要一些對腎有傷害的藥物,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盡量選用對腎髒損害小的藥物服用。而且,用藥期間要大量喝水。
4)控製血壓:中年人腎動脈常有內膜增厚現象,而高血壓會加速這些病變的發生發展,故應控製血壓升高。
5)注意腰部保暖:腰部溫暖可以避免腎髒受損,從而影響或降低腎髒功能。
6)適當控製性生活:中醫認為腎藏精。腎精化生出腎陰和腎陽,對五髒六腑起到滋養和溫煦作用。腎陰和腎陽在人體內相互依存、相互製約,維持人體的生理平衡。如果長期沉醉於性生活或自慰過頻,往往會引發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失眠健忘、腰酸背痛等腎虛現象。
健康課堂:
中醫認為,湧泉穴直通腎經,腳心的腳泉穴法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按摩湧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康,防止早衰,並能舒肝明目,促進睡眠,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咯血、鼻塞、頭痛等有一定的療效。腳心按摩的方法是:每日臨睡前用溫水泡腳,再用手互相擦熱後,用左手心按摩右腳心,右手心按摩左腳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熱雙腳為宜。此法有強腎滋陰降火之功效,對常見的虛熱症效果甚佳。
腎虛的自我調理
男性一旦患了腎虛,會經常感到腰酸背痛,耳鳴眼花,健忘少寐,心情煩躁,容易疲倦,性欲減退,甚至會有早泄、遺精現象,小便後有餘瀝,夜尿增多等。腎虛容易導致衰老,也會引起身體其他器官功能的退化,所以要及時調理身體,防治腎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