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預防高血壓,血壓高不高,生活習慣說了算(4)(2 / 3)

情緒波動時的“自我控製”

也許“自我控製”聽起來是個有點空洞的詞彙,但細說起來它的內涵卻很明確。它可以理解為:認識、培養、建立、維護自己生活的規則和模式,然後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變成某種樣子。或許你覺得自己自製力不錯,那麼,在一天高強度的工作或應酬之後回到家裏,你是否還可以輕易控製自己的情緒呢?如果不能,就不要對自己的自製力太過自信了。

自製力直接影響著人腦的反應速度以及感受的強度,悲傷、恐懼、憤怒、好奇、歡快等種種情緒在自製力低下時都會被放大。所以,通常,自製力強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它意味著你有足夠的力量,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和命運。如果自製力差,結果當然是相反的。

所以,不管是憤怒、焦慮、恐懼,還是大喜大悲等情緒,都是需要注意控製的。不管出現了哪種激烈的情緒,我都向大家推薦下麵這種方法來讓情緒變平和:情緒有大的波動時,我們可以先長長地呼一口氣,然後緩緩地喝口熱水。如果是在室外,沒有條件喝熱水,也可以忽略這一步,讓自己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暫時休息,強迫自己默念“放鬆、放鬆、放鬆……”30 ~ 50 次,通過這種心理暗示讓自己身心放鬆。與此同時,要配合深呼吸。反複進行,直到感覺自己已經平靜下來。

宣泄壓抑情緒的最佳途徑:傾訴

尤其要提醒上班族的是,不要以為你自己脾氣好,從來不跟人發火,就是情緒平和,就不會有患高血壓的風險。你有沒有想過,在你自己所謂的“情緒平和”背後,是不是隱藏著深深的壓抑?

當我們的某種需求得不到滿足,而這種需求又十分強烈卻又無計可施時,壓抑感就會產生,無論這種需求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是正當的還是非正當的,是有條件滿足的還是根本不可能滿足的,隻要這種需求是夢寐以求的卻又無法得到滿足,就一定會感到受抑、煩悶。

當社會的總體要求與自己的願望和追求相背離時,我們也會感到受束縛、受壓製,但又不能為所欲為,這時也會產生壓抑感。

當感覺自己負擔過重,競爭的壓力過大,別人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時,就會感到時時處處力不從心而產生壓抑感,這時就會感到焦慮、消沉。

當人際關係不協調甚至產生隔閡而又無力扭轉時,就會感到無奈、沉重而產生壓抑感……

生活和工作中,能讓我們產生壓抑感的時刻有很多。這種心理上感到束縛、抑製、沉重、煩悶的消極情緒,通常表現為心情沉悶、煩惱不堪、牢騷滿腹、暮氣沉沉,時不時有股無名火,似乎一切都令人生厭,既不能分享他人的喜悅,也不能分擔他人的憂愁,對他人的喜怒哀樂無動於衷,難以產生共鳴,失去廣泛的興趣,成天拘泥在自我約束之中,心中似有塊石頭難以消除,嚴重時還會有絕望之感。表麵上看起來,它跟憤怒等明顯有害身體健康的情緒不同,但實際上可能是一種更為可怕的情緒。因為它更加隱秘而慢性,在天長日久的累積中會變得非常強大,進而嚴重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對於這種壓抑情緒,大家一定要努力把它宣泄出去,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各種途徑,但我要向大家推薦一種最根本的方法:傾訴,不管以何種方式。

人類的心理是很奇怪的,某些負麵情緒你越想壓抑,它們越是憋悶在心裏難受,像火山一樣需要噴發。所以,還不如讓這部分情緒宣泄出去,也把鬱積在胸中的憋悶發泄出來。而傾訴正是最好的途徑。至於傾訴的對象,可以是朋友,可以是日記,也可以是你的小寵物,哪怕是一棵樹……

總之,要想方設法把內心一切的負麵情緒都清除掉,清除得越徹底,你的身體和心理也就會越健康。

現在血壓正常,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