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跟活動頸部、肩部、腰部一樣,我們活動腳踝也可以通過做體操或按摩等方式,讓腳踝由僵硬轉化為柔軟靈活的狀態,尤其對於老年人,不但可以使回流到心髒的血液順暢地通過腳踝,還可以預防甚至緩解高血壓的症狀。
不過,喜歡運動的人應該知道,腳踝也是一個比較脆弱的部位,如果力度或者角度不對,就特別容易受傷。而且考慮到需要預防高血壓的人群中很多是老年人,他們需要簡便、安全的運動,所以我會建議大家在活動腳踝的時候,選擇下麵幾個比較簡單的動作就可以了:上下活動腳踝。我們可以坐在椅子上或床上,一隻腳著地,另一隻腳略微伸直,配合呼吸,活動腳踝及腳掌。具體做法為:呼氣時腳尖盡量向下壓,吸氣時腳尖盡量往上勾。保持平穩呼吸,兩腳各做 10 次,多做不限。
旋轉腳踝。用蹺二郎腿的姿勢,把左腳抬起,放在右側大腿上,以右手手指能輕易握住左腳趾為標準。然後左手握住左腳踝的上方,使腳踝不致移動,右手握住左腳前掌,向左右各旋轉 10 次,然後換右腳來做。
伸直腳踝。采用跪坐的姿勢,腳背朝下,上身緩緩向後仰,以盡量拉伸腳踝前端的肌肉(此刻腳踝被拉得很酸),保持這個姿勢約 1 分鍾,或者更長時間。當然,也不要太長了,尤其是老年人,免得肌肉或韌帶拉傷,最多不要超過 5 分鍾。
懸空腳踝。我們可以站在台階上或木板上,兩腳腳尖前 1/3 著地,其餘 2/3 懸空站立。為了強化腳踝力量,可踮起腳尖,放下;再踮起,再放下,共做 10 次。
大家如果跟著我的描述試著去做了就會發現,這些動作簡單易學,對位置和力度沒有推拿按摩要求那麼準確,隻要讓腳踝有舒適、略微發熱的感覺,就能起到作用。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每天早晚、長走後,或者睡前、睡醒後,規律性地鍛煉腳踝。長期堅持,就一定能收到相當好的保健效果。
但是,還是要提醒大家,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在活動腳踝的時候都要量力而行,把握好力度、角度,不要因為用力不對或用力過大、過猛而傷了腳踝。
駕馭不了情緒,高血壓就會駕馭你
難以駕馭自己情緒的人容易得高血壓
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脾氣,有些人脾氣暴躁,有些人性情溫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我們與人的交往。於是很多人都意識到了,性格是一種社交問題,但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性格也是一種健康問題。
某些性格,比如暴躁易怒,是誘發疾病的危險因素。比如,前麵我們已經講過了,過激的情緒和巨大的壓力都是血壓升高的誘因。
不得不說,我們的身體是一個非常奇妙的結構,心與身是密切相關的整體,身體上的疾病可以影響心理,心理因素也可影響身體。比如,緊張恐懼時會出現心動過速、呼吸急促、出冷汗、臉色蒼白,甚至全身發抖、血壓升高等反應,這種現象稱為心理生理反應。如果偶爾出現,隻會是暫時現象,但如果經常出現,就會產生對軀體的損害,引起心髒、胃腸、腦等器官的病變。這種在起病原因上存在明顯心理因素的軀體疾病,被稱為心身疾病。而高血壓,正是這樣一種疾病。
雖然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十分複雜,但是調查顯示,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超過七成的人存在不良心理因素,而接受心理幹預者幾乎為零。尤其是許多中年高血壓患者,或者因為工作壓力大,或者因為家庭雜務繁重,都麵臨一定的心理問題。他們不懂得心理調適,也不懂得釋放壓力、化解不良情緒。於是,這些難以駕馭自己的情緒的人,身體在外界及內在的長期不良刺激下,使得中樞神經係統的興奮與抑製過程失調,導致血壓升高。時間長了,就有了高血壓。所以為了預防高血壓,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學會主動控製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