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遺傳因素是導致高血壓的原因,但實際上得不得高血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例如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吸煙酗酒等嗜好。這些習慣可能平時並不被留意,直到身體亮起了“紅燈”,我們才開始關注它們。因此,學著了解一些會導致血壓上升的日常習慣,並在日常生活中摒棄這些習慣,有益於我們控製血壓。
“口味重”血壓就高
當我給患者確診高血壓時,很多人會迷惑不解地問:“我為什麼會得高血壓?”這個問題還真是有相當大的難度,你去問這一領域最頂尖的專家,他也難以給出一個確鑿無疑的答案來。高血壓的成因是很複雜的,基本上,原發性的高血壓,我們都很難明確地找出血壓升高的具體原因,因為造成高血壓的環境、生活因素實在太多。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高血壓跟飲食習慣一定是有關係的。
我們經常會說“病從口入”,這不僅僅指的是衛生狀況,各種疾病的誘因也往往與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有句英文俗語是這樣說的:“You are what you eat.”我們每天都在接納各種食物,每個人喜歡的口味和食物都是各不相同的。天長日久,我們的飲食習慣、口味偏好,也就塑造了不同的體質。假如你的飲食習慣不夠健康科學,時間長了,就容易形成不健康的體質,從而百病漸生。
同時,飲食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假如你平時鹽攝入過多、脂肪攝入過多、鉀攝入不足等,都有可能引起高血壓。
全國高血壓普查結果顯示,多年以來,我國一直是北方地區人群患高血壓的比例比南方高。為什麼呢?北方人口味重,南方人口味清淡,這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為什麼“口味重”會讓血壓升高呢?主要是因為食鹽。我國北方人每日食鹽攝入量在 15 克以上,而南方人在 10 克以下。
食鹽的化學名稱是氯化鈉,其中氯占 60.36%,鈉占 39.34%。導致血壓升高的,主要是其中的鈉離子。我並不是說鈉不好,人體內含有鈉、鉀、氯、鈣、磷、鎂、硫七種常量元素,它們都需要從飲食中獲得。鈉作為常量元素之一,是人體必需的,它是水、電解質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過猶不及,凡事適度最好,過分了都會有麻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正常人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 5 克。
但中國烹飪有它自己的特點,中國營養學家根據國情,建議每天的食鹽攝入量不要超過 6 克。
有多少家庭遵照這個標準了呢?而且大家別忘了,醬油裏有鹽,鹹菜裏有鹽,早晨我們吃的鹹鴨蛋也有鹽,這些裏麵的鹽,都不能不算。這樣算起來,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標的人,還真未必有很多。
所以,盡管和美國人相比,我們的食物明顯要低脂,但高血壓的患病率依然居高不下,這跟“口味重”有重要關係。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結果顯示,每天平均食鹽攝入量每增加 1 克,平均收縮壓會增高 2mmHg,平均舒張壓會增高 1.7mmHg。大家可以算算,你每天多吃的鹽,能讓自己血壓升高多少。
那麼,鈉到底是怎樣讓血壓升高的?簡單來說,假如體內攝入了過多的鈉,會刺激神經中樞,讓人喝更多的水。而這些水未能及時代謝就會滯留在體內,這些水分在血液中,就會導致循環血量增加。而循環血量一旦增加,血壓就會隨之上升,並且增強交感神經的反應性,導致血壓攀升。而且鈉離子還能讓細小動脈張力增高,並且會讓血管平滑肌腫脹,這會讓血管的管徑變細,於是血液流動時候的阻力增加,這也就導致了血壓升高。
因此,大家不要以為口味重口味輕隻是個人喜好問題,它與我們的健康狀況直接相關。建議大家,尤其是容易出現高血壓的人群,平時不要吃得太鹹,否則對血壓絕對有害無益。
高膽固醇食物,吃出高血壓
如果說中國人吃鹽太多導致高血壓患者人數居高不下,那麼美國人就是因為吃高膽固醇食物導致的。熟悉美國快餐的人都知道,他們的飲食裏糖多、脂肪多、蛋白質多。美國人自己烹調食物時喜歡用含膽固醇較高的動物油,此外每天還攝入大量黃油,這些都是容易誘發高血壓的不良飲食習慣。
膽固醇增加一單位,心血管疾病死亡概率增加 1/3
我們身體中的脂類物質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脂肪,另一類是類脂,而膽固醇就是類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本身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物質,我們需要它來分泌激素、維生素 D 和幫助消化食物的物質。
但是,跟鈉離子一樣,攝入過多,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因高膽固醇而帶來的肥胖和體內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升高,都是造成血壓升高的重要原因。
亞太地區有關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調查顯示,亞洲人體內的膽固醇每增加一單位(1mmol/L),心血管疾病死亡概率就增加 35%,和血管有關的中風概率也會增加 25%。看到這個數據,會不會讓你對高膽固醇的危害有更加直接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