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解開心結擺脫心魔(1)(3 / 3)

現在我希望您想想以下五項事情:

1.您需要知道有很多人曾遇到過比您現在所感受到的痛苦更痛,最終他們也可以克服過去。從統計角度去看,您是大有機會可以生存下去的,我希望您能同樣有這一點信心及希望。

2.給自己一些空間。跟自己說在我要做任何事之前,我會多等24小時或是一個星期,記著感受跟行動是不一樣的——您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不等於您真的馬上要去做,把您自殺念頭與自殺行動留些距離,哪怕去等隻是下麵的24小時,您在閱讀這頁的當刻,不是已經這樣做了5分鍾嗎?繼續看下去您可以在隨後的5分鍾都能這樣做。繼續吧!您要明白您想自殺,您不是在這一刻要付諸行動,這對我來說是很有鼓勵作用,希望您也感到如是。

3.很多人想借自殺逃避痛苦,要知道解脫是一份感覺,要您尚在人世才可感受到。若您死去,您根本不能感受到您所尋求的解脫。

4.您身邊有些人可能會對您想自殺的感受曾做出較強烈的反應,這隻是基於他們的恐懼或是憤怒,無論他們的動機是什麼,但他們所說出或做出您覺得是無意義,或是不能幫助您甚至增加了您痛苦的事情,您要明白他們的反應不是針對您的,隻是出於他們的恐懼而已。

這裏有些人是願意在您困苦的時候與您在一起,他們不會批評您,不會跟您爭辯,不會教訓您,他們隻會關心您,就馬上找他們其中一個吧!在您計劃自殺的24小時內,或一個星期內告知他們您發生了什麼事。

5.自殺的念頭帶來很大的心理創傷,就是打消這個念頭之後,我建議您仍然繼續愛惜自己,去接受輔導或心理治療會是很好的方法,參加一些在互聯網上或在您生活圈子中的自助小組亦很有幫助。

本頁大概已能給您一些舒緩,但我們相信能給您最有效消除痛苦的資源應該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讓他跟您傾談。

倘若您找到一個願意聆聽的人,告知他您如何到達這個地步,相信必定能為您增加一個支援。希望您找到的第一個不是最後的一個,這裏有很多人都樂意聽到您的近況,就提起電話筒找他們其中一個吧。

對於很多想自殺的人來說,似乎已沒有別的出路可以選擇。在那個時刻,死亡是他們世界的全部。“想自殺”這種念頭的力量不容忽視,這種力量真實、強大而又直接。世上沒有神奇、特效的治療方法。

但是,同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一些事實:

自殺經常是對一個暫時性問題的永久性解決。

當感到抑鬱時,我們會通過一個極狹窄的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在一星期或是一個月後,一切看起來都將會完全不同。

大部分曾經想過要自殺的人現在都很高興他們還活著。他們說當時他們並不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隻是想終止自己的痛苦。

最重要的步驟就是與別人交談。有自殺念頭的人不應該試著獨自處理這些問題, 他們應當馬上尋找幫助。

與家裏人或是朋友交談。與家庭成員、朋友或是同事交談就可以帶來巨大的解脫感。

找一個人交談。有些人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與家人或是朋友談心。有些人認為與一個陌生人傾吐會更容易一些。世界各地都有助人者中心,那裏有懂得傾聽的誌願者。

與醫生交談。如果有人經曆了一段相當長時期的情緒低落或想自殺,他(她)可能患上了臨床性的抑鬱症。這是由體內化學物質不平衡導致的內科病,通常可以由醫生開出處方藥或建議醫療方法來治療。

時間是克服這種心態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在這段時間中有什麼事件發生非常重要。

當有人想要自殺時,他們應當立即與別人訴說他們的感受。

第二節 擺脫犯罪心理

具有反社會人格的青少年通常有犯罪行為,但此處所謂犯罪不同於法律意義上的犯罪,它是根據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方麵而言的。目前,青少年犯罪成為越來越普遍和嚴重的現象,青少年犯罪者嚴重偏離了文化和社會的準則,所以應把青少年(未成年)犯罪看作是對社會安定的嚴重挑戰。

1.青少年人格發展的軌跡

青少年期是人從幼稚頑童向成熟個體的過渡時期,隨著生理發展尤其是性的成熟,青春期的悄然而至,此時青少年的心理發展也漸漸成熟。這意味著他們將由一個依賴於成人撫養教育,主要按照成人和社會所製定的規範生活的孩子,逐漸轉變為能夠獨立生活,自主從事各種活動的成年人。他們的認識水平、情感體驗和自我調控能力都在這一時期有了飛躍的發展,他們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慢慢地形成和定型,這為他們走向社會,步入人生定下了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