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建設專業核心課程
核心課程內容的開發應從崗位要求的職業能力出發,以實際工作任務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通過真實的任務學習,進行知識的探索和職業能力建構。在設置項目課程過程中以產品、工作對象、操作程序、設備或係統的結構、崗位、典型工作情境等為邏輯線索而展開。
4.3 基於工作過程對原有課程進行整合
例如原有專業課程體係中{PLC技術應用》、《變頻調速技術應用》兩門課程的知識,是在工作崗位上綜合應用的,因此新的課程體係開設了一門綜合性的項目課程(PLC控製線路運行維護》。工作任務與基礎課程有密切的關係。比如英語課程,在實際工作中,新設備、新器件的說明文字都是英文,要消化這些資料必須具備一定的英文水平。目前英語教學與工作任務割裂開來,導致學生為學英語而學英語在新的專業課程體係構建過程中,可以把英語教學一部分學時)融入到相關的項目課程中,比如《電子產品製作與檢修》,產品製作時隻提供英文資料讓學生設計、製作、焊接和調試收音機電路。在新的專業課程體係中,把職業素質教育融入到各項目課程中。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職業素質教育,沒有另外開設專門的職業素質教育課程。
4.4 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對於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技能課程,我們取消了原來的實驗和實習,將理論講授、實驗、實習合為一體,課程教學全部在實訓室完成。以項目為導向,采用邊教邊學、邊學邊做、學做合一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成為項目開發的主體,體驗到學習與實際工作過程的一致性,不僅明確了要幹什麼,也知道了怎麼做才能更好,極大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
5.結語
在我院經過兩年的實踐,課程體係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基於工作過程,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課程體係,不僅在教學過程中強化了學生專業基礎能力的培養,細化了崗位方向課程,拓寬了學生就業口徑,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項目引導、分層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從真正意義上做到了按需辦學。
參考文獻
[l]趙威.高職模具專業課程體係開發的研究與實踐陰.職業技術,2010(10):39-40.
[2]盧小錦.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係的構建.教育與職業,2011(36):24-25.
[3]黃雲龍.高職高專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課程體係構建與整合[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58-40.
[4]紅彬.高等職業院校電氣自動化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科技資訊,2011(14):82-83.
基金項目:婁底職業技術學院資助項目(項目編號:LZJY13BZC36、LZJY13ZZC05)。
作者簡介:劉羅仁(1966—),男,湖南婁底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從事自動化技術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