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水產品的安全選購(1 / 2)

水產品是生活在水中並能被人食用的產品的總稱。

水產品常見的質量問題

1.水產品藥殘超標、被汙染

水產品藥殘超標、被汙染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水產品抗生素超標問題(氯黴素、硝基呋囒沙星等)。

2.水產品增重、漂白(或著色)、防腐

個別不法之徒為了給其經銷的水產品增重、漂白(或著色)、防腐,擅自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防腐劑、漂白劑(著色劑)等毒性很強的物質對水產品進行處理,造成對消費者生命與健康的威脅。

藻類產品此類產品包括海帶、紫菜和裙帶菜等。目前我國藻類養殖基本不使用藥物和肥料,因此藻類產品比較安全可靠。

貝類產品此類產品包括扇貝、文蛤、牡蠣、江瑤貝、貽貝和毛蚶等。目前我國貝類養殖也不使用藥物,危害因素主要有:一是來自養殖水域水質的汙染;二是一些被輕度汙染的貝類產品沒有經過嚴格、有效的貝類淨化處理;三是個別加工企業為了增加重量,對產品(如對鮮凍扇貝)采用多聚磷酸鹽和水浸泡。過量的保水劑對人體的骨鈣吸收危害很大,而且經此處理後,水產品口感質量極差。

魚、蝦、蟹此類產品包括這些產品的活品及冷凍、冰鮮品等。其危害因素主要來自養殖過程中不規範使用魚藥,特別是大量無節製地使用抗生素、動物生長激素類藥物等問題。此外,還發現為防止冰鮮蝦出現“黑頭”而采用亞硫酸氫鈉溶液浸泡蝦的現象。

頭足類和棘皮類此類產品包括魷魚、墨魚、章魚和海參、海膽等。這兩類水產品的危害因素主要是加工環節隨意添加國家禁止添加的物質。如一些不法經銷商對魷魚等水發幹製品在幹製過程中加入殺蟲劑(如敵敵畏);在水發過程中使用甲醛溶液(甲醛)浸泡;在海參幹製過程中加入大量鹽粒甚至水泥以達增重的目的。

水產品品質巧鑒別

鮮魚質量上乘的鮮魚,眼睛凸起;口鰓緊閉,鰓片呈紅色;鱗片光亮、整潔,無異味;腹部發白,不膨脹;魚體挺而不軟,有彈性,按後不留指印。

不新鮮的劣質魚,魚眼混濁,眼球下陷;口張開,鰓肉呈灰紅色,魚鱗暗淡無光,有異味,腹部鬆軟,膨脹,魚體兩端下垂,肉體鬆軟,手按後殘留手指印。

凍魚看魚眼:眼球凸起,潔淨無汙物為優。看體表和肛門:魚體結實,色澤發亮,肛門緊縮為優,反之則為次。

汙染魚看形體:形狀不整齊,頭大尾小,皮部發黃,魚眼渾濁,無光澤。看魚鰓:有毒的魚鰓光滑,較粗糙,呈暗紅色。聞氣味:汙染的魚氣味異常,它有大蒜味、火藥味、煤油味等不正常味道。

被農藥毒死的魚看魚鰭:魚鰭張開、發硬。看魚嘴:魚嘴緊閉,不易拉開;魚鰓的顏色是紫紅色或黑褐色;蠅蟲不叮咬。除魚腥味外,還有其他異味,如煤油味、氨水味、硫磺味、大蒜味等。

蝦類

優質蝦頭、體緊密相連,外殼與蝦肉緊貼成一體,用手按蝦體時感到硬而有彈性,體兩側和腹麵為白色,背麵為青色(雄蝦全身淡黃色),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