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3)桂花糕,故人墓(1 / 2)

唐以律不曾坐過這樣的騾子車,更兼一路皆是碎石子路,顛得人七葷八素,但他並不抱怨什麼。

不比前幾日宜興的綿綿細雨,今日的陽光出奇的好,天是通透的藍,一路上的風景亦是令人賞心悅目。隻是一向喜談笑的罌粟一路上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與他的交談也是甚少,大概是即將為親人掃墓,心情沉重的緣故罷。

騾子車夫阿成是個熱情健談的青年男子,一路上指著路邊的景色興致勃勃地向唐以律介紹宜興風土人情:從宜興的特產紫砂壺到泡茶的工藝再到美味佳肴高塍豬婆肉雲雲,可謂是吃喝玩樂一應具全。

唐以律禮貌的回應著,實則他無暇欣賞著沿途美景與聞名遐邇的佳肴,他隻是想早日趕到長興,救顧筱菁於水火。

不知不覺中騾子車已駛到了一個名曰“桂花鎮”的小鎮,說是鎮子,也就是一條街。大街的兩側種滿了桂花樹,此刻正是仲秋時節,叢桂怒放、濃香遠溢。鎮子裏也沒有市集,隻看到幾家賣桂花糕的牌坊,無精打采的懸著布幌子。

一路上幾乎一言不發的罌粟在經過鎮上青石板鋪的大路的時候,突然就跳下車去,倒把趕車的阿成嚇了一跳。連生“籲”著,一麵拉緊了韁繩,想把騾子拉住,騾子到底還是往前衝了好幾步才停下來。

唐以律回頭看,原來罌粟去買了一包桂花糕,回身又跳上車來,示意阿成繼續拉車向前行。隨後她打開那蒲包,遞給了唐以律說:“唐公子來嚐嚐,我們宜興小鎮的特產水晶桂花糕。”

唐以律接過桂花糕,隨口問道:“罌粟小姐好不容易回家鄉一次,怎麼不吃呢?”

罌粟憂鬱的笑了笑:“有些東西雖仍在,卻已不似過去的風味了,還不如就這樣遠遠的看著。”

她感受到自己眼眶中的濕意,她不想讓唐以律看到,故轉頭望向遠方,接著說:“那時我到戲班子做學徒,每次練完戲,都會等著哥哥來接我。看他風塵仆仆的從碼頭趕來,看他從懷中掏出一個被塞得鼓鼓囊囊的布包,看他變戲法似的從中取出幾塊軟榻的桂花糕……他說他不喜甜食,所以每次總是把所有桂花糕讓給我吃。可我知道事實不是這樣的,所以我不依,鬧著要麼一起吃,要麼我也不吃了…..他這才答應,於是我們兄妹倆一起坐在地上,依靠著牆壁,你一口我一口的咬著冰涼的桂花糕。在冷瑟瑟的風中,我們的臉兒雖凍得通紅,卻吃的不亦樂乎。”

唐以律看她一臉緬懷過去的樣子,原來是童年的艱辛令她吃盡了苦頭,相互依偎著生活的兄妹溫存記憶,令她這麼多年念念不忘,以致對桂花糕這種再尋常不過的吃食情有獨鍾,才專門跳下車去買一包。唐以律不由歎道:“你們兄妹間的感情真令人動容。”

“如今卻是物是人非,現在我看到桂花糕,居然很害怕。可那個時候,我卻常夢想著唱戲攢夠銀子,就擺個賣桂花糕的攤子。嫁給自己心愛的人,安安逸逸的過小日子,再為他生兩三個孩子。一邊帶著最小的孩子,一邊數著賣桂花糕收來的角子,”她斂住悲傷的表情,突然衝唐以律嫣然一笑道:“這個夢挺傻氣的是吧?”

唐以律搖搖頭,說:“這並非傻氣,人在小的時候,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夢想。但隨著年歲的增長,就會發現大多都不易實現。”

罌粟偷偷的揩了揩淚,轉過了頭,望向唐以律,她將身子前傾,問道:“哦?唐公子何出此言?難不成也有夢想沒有實現?”

唐以律笑了笑:“我小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大誌向,那個時候連年戰火不斷,數方軍閥以及流匪為了各自膨脹的欲望,肆意的爭奪地盤,導致民不聊生。小的時候我隨父親剿匪,目睹軍醫為受傷的將士們治療,看那些軍醫專注仔細的救治垂危的病人,他們不敢有一絲疏忽懈怠,因為他們知道,一個小錯就會釀成大禍。看著他們不分晝夜的兢兢業業,我心裏既羨慕又佩服。當時就暗下決心:長大也要當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