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穆然X李準8(1 / 3)

奏折卻猶如石沉大海,並沒有任何回應,李準不得不在潞州繼續任職。

穆然自從穆有成去世後,一直鬱鬱寡歡,丟失了臉上的那點燦爛。

穆同天應了穆有成的遺願,想要將穆然帶回穆家。

隻是穆然不願意,自己在京城買了一所宅子,住了進去。

穆然買的宅子並不大,二進二出,與張叔一起住在這裏。

張成因為穆有成的去世,整個人憔悴了不少,不過還要照顧穆然,總是強顏歡笑。

穆然時常會給李準寫信,甚至帶一些京城的特產給李準。

二人雖然相隔千裏,可是心卻是愈發的進了。

穆然一直做翰林院侍讀,有了祖父的囑托,翰林院裏的老大人們對穆然也是照顧有加,穆然本勤奮好學,虛心請教,老大人們對穆然也很是滿意。

“大哥。”穆然經常會在翰林院裏看見穆嵐,穆嵐拜在少師秦忠全的門下,隻是秦忠全門生遍布,穆嵐卻隻是個門外弟子罷了。

穆嵐因為穆同天的盡心盡力,安排在翰林院做編撰,說起來穆然的品級竟還比他大兩級。

穆嵐雖然文質彬彬,氣質出眾,卻做事循規蹈矩,不知變通,更加不會虛心請教,心性高傲,一直在編撰的位子上不溫不火。

想當初,穆有成將穆然弄到翰林院侍讀的位子上,穆同天去找過穆有成,想讓穆有成將這個位子加到穆嵐的頭上,隻是穆有成拒絕了。

“二弟。”穆嵐微微點點頭,“在翰林院可好?想來我已經在翰林院二年了。”

穆然道,“翰林院的大人們都很照顧我,侍讀這個工作隻要盡心就好了。”

“嗯。”

穆嵐和穆然說起來並不熟悉,隻聊了兩句就各自分道揚鑣了。

翰林院侍讀需熟讀百家,各種經史,最近皇上要求翰林院編輯六善全書,這是個繁瑣而漫長的工作,不過做出來卻是名垂青史的一件事。

穆然有幸參與到此事中,既興奮又痛苦,整日對的都是各種書籍,整日查史書,從早到晚,看的雙眼無神。

“這是剛剛熬好的雞湯,小少爺快喝了。”張成從穆有成去世後,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穆然的身上,照顧他的衣食起居。

穆然聞著香噴噴的雞湯,疲憊都去了不少,“謝謝張叔。”

穆然吹涼了雞湯,小口小口的喝下去。

“穆家來了請柬。”

“什麼請柬?”

“大少爺成親了。”張成道,“定的是王家的次女兒,王熙春。”

“哦。”穆然不甚在意,“張叔你幫我送一份禮物就行了,我就不去了,最近翰林院的事情太多了。”

“好。”張成又給穆然添了碗雞湯,“你還年紀小,不能這麼熬,身子都能熬壞了。”

穆然打了個哈欠,“我也不想這樣啊,隻是皇上還盯著呢。”

穆然喝完雞湯,就回房休息去了。

回房休息之前,穆然總會寫一封信給李準,將今日和最近的事挑挑揀揀的寫給李準,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堆信,越寫越高興,直到自己寫到滿意,才擱下筆,去睡覺去了。

**************************************************************************************************************************************************

六善全書的修繕編輯在一年之後才完成,穆然看著這本書,心中滿滿的成就感升起。

皇上一高興,晉封了編撰書的幾位大人,連帶著穆然。

穆然晉升為翰林院侍讀學士,年紀輕輕便到了學士,那真是前途無限。

穆然還是一如既往,不鹹不淡的過著日子。

不過穆家穆同天卻不淡定了,自從穆然晉升為翰林院侍讀學士,穆同天才真正注意到穆然,穆然與他有三分相似,越看越順眼,自己的兒子如此有出息,怎麼能讓他不高興。

穆同天一封信到了穆然這裏,讓他晚上回來一趟。

穆然嗤笑,現在就知道自己是他的兒子了。

不過穆然還是去了一趟穆家,穆同天不同往日,神情態度溫和了不少,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是一位慈父呢。

“翰林院也不是那麼好待的地方,你一定要勤勉,以免丟了我們穆家的臉。”穆同天道,“然兒,以前是父親虧待了你,如今你一個人住在宅院,讓別人看著像什麼樣子,你還是搬回來吧。”

“恕穆然不能從命,我在小宅院已經住習慣了,輕易搬動怕是不適應。”穆然道,“我已經成年,便不叨擾父親的好。”

穆同天見穆然態度堅決,一時張嘴不知道該說什麼,最後還是道,“那便罷了,你多抽空回來看看,爹已經老了,隻希望多看看你們這些子女。”

“是。”

穆同天又說了一堆父慈子愛的話,穆然隻覺得一陣惡心,最後推脫翰林院有事情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