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後晉亡了(1 / 2)

張金仁一家勉強住了下來,奈何寺中戒律森嚴,必須讓孫氏帶了齊賢單獨住進女眾的院中,張金仁則帶了昭度與僧人們擠在僧房中。

寺很大,也很輝煌,僧人們的穿著也很是體麵,但是在吃飯這方麵,左山寺的境況卻還不如先前的小寺廟。由於寺中糧倉遭了災,僧人們隻能以糟糠、烤的半糊半焦的食物殘渣拌著觀音土吃下去,這東西吃多了,很撐胃,尤其是上茅房時特別慘烈。

張金仁一家住下的第二天早上,就有僧人給他們發了一把又細又長的鐵製的勺子。張齊賢拿著勺子,擺弄半天,沒弄明白怎麼好久沒送吃的來。

“這勺子上茅房時就有用處了。”

“怎麼用?”

“到時候你們就無師自通了。”僧人不再過多解釋,溜掉了。

寺廟中原先並不缺糧食,還挺富足,蝗災來襲後,寺廟僧人們以糧換地,從周圍鄉村中圈了上百畝的土地,順便度了幾十個新僧人。不料這樣的大手筆,驚了節度使石延寶——不是驚動的驚,是帶有一絲驚訝的驚。

石延寶經過一群“賢臣們”的指點,心情由驚轉怒,“這些個僧人乘天災之年,囤積土地,此乃挖我朝廷的根基。”又說:“聚僧不如聚兵,這些個不耕不織的遊惰之民已成國之贅疣。”

話說的很有一番道理,隻是後麵做的事情確實不咋地。節度使手下的幾個牙校帶了兵前去攪擾,然後直接被寺中武僧們揍了。牙校們吃了苦頭,就來了陰的,燒了糧倉,還把寶乘塔掘了一掘。也許是真的驚了佛祖,一陣飛沙走石,將人嚇跑了。

張金仁一家住進寺中時,雙方才真刀真槍地幹過一次架。張金仁正好是去的及時,發揮了作用。此後的一段時間,雙方基本沒有再幹架,張金仁一家倒是落得一個清淨。隻是,進寺容易,出寺嘛,就有人盯著,再悄悄從背後擄走弄死。寺中之人算是被圍困住了。

在寺中,張昭度也滿足了弟弟的願望,果真尋了本《左傳》,並按著書中的記載,給弟弟講著先秦時期諸侯國之間的故事,哥弟倆還由寺裏的僧人帶路,煞有其事地拜了左丘明的墓。更多的時候,張齊賢就擠在僧人中,聽一位白須白眉毛的住持與一位人稱賀蘭的老道士辯道。辯道這會事,除非刀子架在脖子上,不然定是要秉承的習慣。張齊賢純粹是好奇,去湊個熱鬧,至於辯論的是什麼,完全不懂。

這一日,辯道一直持續到傍晚,待僧人們都散盡了,隻剩張齊賢一個小孩趴在墊子上呼呼大睡。

賀蘭老道搖醒齊賢,逗趣地問:“小兄弟,你可聽懂這辯的是什麼道?”

張齊賢揉揉睡眼,隨口說:“你們說了半天,不就是比誰更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