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一下而已。”張齊賢說:“以前,本官還是洛陽布衣時,沒有吃的,就遇到過一群讓眾人害怕的劫盜。本官卻不怕他們,徑直上去與他們攀談,與他們喝酒吃肉,還額外地發了一筆小財。”
曹保忠聽了,豎起大拇指,歎服道:“大人真乃神人也!”
“如今為官,這種事情倒成了不光彩的過往了。”張齊賢謙虛一聲,扯回剛才的話題,說:“還是說說你的事情吧。”
曹保忠想了半刻,歎氣道:“天底下沒有人願意落草為寇的,無外乎向前是死,退後也是死,不如拚死一搏,就是戰死了,也不會覺得有什麼窩囊的。”
“也是啊,自古以來,從來都是民不聊生了,才會出現暴亂。”。張齊賢有所感悟,“所以,當官的應當體察民情,廣施仁政,如此才能天下平,民樂安。”
曹保忠點點頭,說:“落草為寇的那段日子,要說最怕的,肯定就是怕連累自己的父母、兄弟了。官府派去的那些兵,除了人數多,沒什麼可怕的,打不過,就往林子裏一鑽,料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張齊賢聽著,倒是勾起了自己的好奇心,於是,帶著請教的口氣,繼續問道:“如果今後讓你去鎮壓某處的賊寇,你該如何排兵布陣?”
張齊賢的一席話,讓曹保忠忍俊不禁,“大人,這些人可不能這麼對付,他們是有機會就聚嘯山林,沒機會就各自開溜,藏匿身形,你手上的廂兵再多,再如何精巧的排兵布陣,隻能對他們造成困擾。幾番折騰後,多數情況都是無功而返。”
“那該如何?”
“不知大人想趕盡殺絕,還是招安呢?”曹保忠反問了一句。
張齊賢疑道:“趕盡殺絕該是如何,招安又該是如何,為何要分的如此清晰?”
曹保忠沉思後,說:“若想趕盡殺絕,當學獵戶那樣,化整為零,將賊寇當成野獸來獵殺。若想招安的話,他們重義氣,這一招,大人你應該最熟悉了。”
“哈哈……”張齊賢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你能如此推心置腹,本官很是欣賞,本官定要多尋些機會,繼續向你請教。”
曹保忠猶豫道:“卑職,卑職還是不多說了吧,畢竟官賊總是勢不兩立的,大人身為通判,恐怕也不大……”
張齊賢按住曹保忠的話,“不,為官一任,說不定就會遇到聚嘯山林的情況,如果事先對他們了如指掌,定然能夠事半功倍,迅速將混亂平息,如此,豈不是一樁值得稱讚的政績?”
“好,好吧。”
……
就這樣,張齊賢隔三差五地向曹保忠請教落草為寇的感悟,一起探討如何快速有效地平息賊寇之法。如此相互討論一段時間,張齊賢自然而然地收獲了許多實用的心得體會,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