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石鼓書院(2 / 2)

張齊賢回禮道:“正是,閣下真是好眼力,敢問閣下如何稱呼?”

儒士頷首道:“在下姓李名士真,平日即在這書院中講學。”

“幸會,幸會。”張齊賢拉過信兒、誨兒,向李士真介紹道:“這兩孩兒是我家犬子,長子張宗信,今年十歲,次子張宗誨,今年有八歲了。來,快點拜見先生。”

信兒、誨兒學著大人行禮的樣子,拜見了李士真。李士真見兩位小公子儀表堂堂,心中已有了要收到門下的意思,隨即張口稱讚道:“果然是虎父無犬子,不知兩位公子學業如何了?”

“先生可以當場考一考。”

“好,張大人,請隨在下先到書院中飲茶,再容在下考一考他倆。”李士真引著張家四口,步入書院大門。一進入書院,即聽到朗朗讀書聲,濃鬱著書香氣息撲麵而來,教書的先生,個個都是才高八鬥、腹滿詩書,讀書的學子,個個都是求學若渴、勤學苦讀。

張齊賢不禁讚歎道:“百年書院,果然名不虛傳。”

一行人在客廳中坐下,李士真詢問信兒、誨兒道:“你們可曾學過什麼?”

信兒、誨兒按著崔姑路上交待的,一起回答道:“稟先生,父親教過我們《詩經》、《禮經》,這幾日,正在學《春秋經》。”

“哦,小小年紀,竟然已將《詩經》、《禮經》學了,那本先生就考考你倆。”

李士真從案幾上翻出一本《詩經》,隨機翻了一頁,“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請兩位公子誰來將這首《采薇》背一下。”

誨兒搶著應答,“我會。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家靡室,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誨兒朗朗上口,一口氣將整首《采薇》背完,竟無一個錯字。

李士真又來考信兒,也是與誨兒一般,對答入流。李士真心中暗暗高興。

考核了近一個時辰,李士真對信兒、誨兒的基本功很是滿意,“兩位小公子頗有大人的風範,依在下看,宗信公子更為穩重,宗誨公子更加聰慧,皆是可造之材。”

張齊賢對信兒、誨兒的表現也很滿意,笑道:“還望先生嚴加教導,本官不甚感激。”

李士真說:“張大人客氣了。”李士真頓了頓,突然帶著試探性的語氣,說:“張大人,在下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大人可否願意為本書院出一份力?”

“請說。”張齊賢猜不出李士真所求的是什麼,不過,從他的言行舉止來看,應當是求的好事。

“在下聽聞通判有上達帝聽的權宜,不知張大人可否願意上奏皇帝陛下,請陛下賜本書院一塊匾額?”

張齊賢聽罷,深思片刻,笑道:“這個不難,本官正有此意,想我大宋皇帝也是喜好讀書之人,待本官回府後,即刻擬寫奏章便是。”

李士真喜出望外,連連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