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走馬上任赴衡州(四)(2 / 2)

張齊賢起身,來回踱了幾步,隨即吟道:“東風勁,恣意繞龍舟。試問蓬篙江水闊,英雄何處覓封侯?舉目望衡州。”

“好,果然胸襟廣闊,誌向高遠。”石義和程逸人一起讚歎道。

張齊賢借著酒興,說:“不知這位綠華姑娘可能配上曲兒,將這詞彈唱一番。”

綠華起身一拜,道:“這有何難,大人且聽好了。”

綠華隨即輕動指尖,原先較為清脆的嗓音變得有些渾重。歌聲伴著琵琶的旋律,既有豪情壯誌,又有婉轉清澈。

一曲唱罷,引來一船的客人側目察看,都道:“這詞的意境豪放的緊,豪放的緊。”又道:“這唱曲的姑娘真是好嗓子,好嗓子。”

張齊賢對這位綠華姑娘不由得生出一絲敬佩愛憐之情。都言自古多才女,果然不是虛言,難怪當年的白居易會留下一首《琵琶行》,流傳千古呢。

張齊賢因好奇,與綠華多詢問了幾句。

詞、曲唱罷,熱鬧也過去了。張、石、程三人坐定了繼續飲酒。張齊賢想起不日將到衡州,石義此人應當對衡州較為熟悉,便問道:“石義兄弟,不知你可熟悉衡州知州蘇揆。”

石義忙起身,說:“張大人稱下官為兄弟,受寵若驚了,大人想要問什麼。”

“你可知蘇揆蘇大人施政如何?為人如何?”張齊賢又補充道:“你我之間隻管直言,在這裏也沒人會說你非議上級的。”

“那,下官就直言了。蘇大人為官算得上清廉,州中事務,多半依著朝廷規製行事,從無逾了規矩……說起蘇大人的為人嘛,他平常喜愛遊山玩水,倒有謝靈運的風範。”

張齊賢說:“如此說,蘇大人卻是一位很有意思的人。”

石義突然湊近了,小聲地說:“張大人,下官聽說蘇大人的父親。”石義的神情變得有些神秘,“他父親經常亡魂顯靈,在衡州周邊遊蕩。”

“還有這事?”

“下官也是聽說的。去年的時候,有位吉州的衙將,從京城押綱回來,在黃梅縣就遇到了蘇揆大人的父親。當時這衙將不知情,還與蘇大人的父親一起吃酒,一起趕了一天的路。後來,蘇大人的父親行路較慢,就托那衙將先走,給他事先報個信,好讓兒子去接他。那衙將想著可以借機討好一下蘇大人,就去了。豈料,見了蘇大人,蘇大人告訴衙將,他父親已過世十餘年了……”

石義添油加醋將這事兒說得異常玄乎。

張齊賢聽完,說道:“鬼怪之事,我是從不相信的。不過,多謝石義兄弟告知我這些事情。”

三人又繼續聊了許久,見天色降晚,張齊賢起身告辭,回到自己的船艙中。

崔姑突然閃出,裝著不陰不陽的腔調,說:“妾身也彈的一手好琵琶,官人要不要也聽一曲呢?”

張齊賢抖了一抖,“你莫不是吃醋了吧?”

“吃你個大頭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