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我結束了自己的泥巴童年,走出了巷子,走出了大山。去省城念書,忽然間覺得城市於我是如此的陌生。這兒沒有月光,也沒有石頭巷子。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硬化路,孕育生命的泥土被深埋。我或許明白了,追夢的路上,農村的孩子不畏艱難困苦,我們卻害怕這兒沒有一點兒故鄉的影子。
年終歸家團聚。花一些錢給父母帶點小禮物。還得準備一大包糖果,若在巷口遇見等人的小孩或者老人,便抓取幾顆。笑容便開始在彼此的臉上綻放了。我想到了自己的曾經:多年前我不就是這個樣子麼?或為等至親歸來,或為得到一顆單純的糖果。
我長大了,從等候的角色轉變開始。母親站在巷口等我,幫我拿著行李。一路念叨,回來了,回來了就好。父親總歸是男人,不善於表達。隻是偶爾站在院子裏,向外眺望。我叫了父親一聲,父親應著,生澀地笑了笑。
我喜歡獨自漫步在這條滄桑的古巷,聽聽歲月所消逝的聲音。年少之時,一個人跑的太快。覺得慢步走,沒勁。而現在走的慢,又被歲月所驅趕。多年前不希望看見這條黝黑的巷子多出那麼一點綠,覺得岔眼。如偶爾瞥見一株雜草,定然給趕盡殺絕。而現在卻希望兩旁多長出一些野草來,讓人錯感溫暖。
走完了巷子,我不得不繼續前行。一些時光從指間滑落,了無聲息。我還來不及回芻昨天的往事,新的朝陽又冉冉升起。時間走得真快嗬!
母親給我準備了一些醃製的臘肉,說是在外麵沒有這樣的口味。我背上了行囊,走在古巷。我在前麵,父母在後麵,走到巷口,依舊是那塊大青石上。我滿含深情,望了古巷一眼。這一眼,飽含情深。古巷似乎衰老了,就在寒風肆意張狂昨夜,和古巷一起變老的還有我的雙親。
二十多年前,母親以新娘的身份沿著這條巷子走了進來。到此時此刻出來的她,容顏被歲月所洗濯,淘去了光豔的色彩,兩鬢斑白,麵瘦形枯。也是很多年以前,時值壯年的父親,走出了巷子,在外用汗水和血淚澆灌著個家的父親,讓我得以茁壯成長。歲月殘酷,剝奪了他曾有的年輕和歡笑。
此刻,我又要沿著這條巷子而出。追夢,同歲月賽跑……
我走了,淡出了父母和鄉親的眼簾。有一滴淚水掛在了眼角。下一站,是離故土三百八十公裏的貴陽。這天,是農曆的臘月十六。
我走了,古巷依舊橫亙在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