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力開展課外陽光體育活動,養成良好鍛煉習慣
學校體育工作,課堂教學是主陣地,而體育課外活動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組織開展課外陽光體育活動,不但為全體學生主動參與運動創造了條件,更重要是對培養學生養成愛鍛煉的習慣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在開展課外陽光體育活動中,不單單隻是著眼於讓學生活動,出一身汗,更重要的是作為培養學生養成愛鍛煉習慣的重要途徑。如開展踢毽球、舞貔貅、健身操的活動,不但要教會學生掌握基本技術動作,而且還要求學生自己多想辦法,創設花樣。同時,為使活動得以持久開展,還需引入了競爭激勵體係,實行“評比—驗收—競賽”等係列活動。評比是以班級為單位,評全校各班學生參與群眾性體育活動的情況;驗收是對每個學生進行檢測,看達到學校製定的哪級指標(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並統計各班的整體水平;競賽是以年級為單位舉行比賽,看哪個班、哪位同學做得最好。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培養了興趣,學會了鍛煉,養成運動的習慣。
五、改革評價體係,激勵自覺鍛煉
如何去評價學生的學習,關係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養成鍛煉的習慣。在教學實踐的學生學習評價體係中,引入激勵機製。堅持以鼓勵為主,堅持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要求,分別從“參與程度”、“知識習慣”、“身體素質”、“形態機能”“個性特長”、“協作能力”等方麵,通過自評、互評、教師評,讓學生自己與自己比較,全麵客觀地評價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參與運動成功的樂趣,讓每位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培養愛鍛煉的習慣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六、結語
體育教學培養學生鍛煉習慣主要在教學目標確定、教材內容選擇、教學方法製定、教學評價、第二課堂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樂學、樂練、常練的過程中發揮體育的德育功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係廣州增城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第三批(專項)立項課題“體育有效教學促進學校素質教育開展的研究”(課題編號:ZC1336)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製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2]黃萍婷,杜超,彭建敏.體育課對學生體育意識及鍛煉習慣的
培養[J].體育文化導刊, 2009,(03):114-117.
[3]馬娜.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培養的策略探析[J].體育研究與
教育,2013,(S1): 74-75,79.
(廣州市增城區派潭中學 51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