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課改背景下的體育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3 / 3)

3.6.3 體育專業教師的配置不合理和專業知識的缺乏

體育大課堂的實施,要求每個項目對應一名專業的體育教師。調查發現,這幾所學校的體育專業教師人員配備不整齊,不能做到專人專項,有的項目專項教師紮堆,有的項目沒有相應的專項教師,導致最後的結果是原本田徑專項的老師在上羽毛球課,健美操專項的老師在上排球課。在體育大課堂專項小班化教學的過程中,對體育教師的專項知識、技能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不但要有良好的教學業務能力,還要有豐富的專項理論知識,同時還得了解所教項目的最新動態戰況,如NBA、CBA、中超、尤伯杯等,要能夠結合理論與實際,跟學生進行講解和分析。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高中體育課大課堂教學能較好地滿足學生對體育的需求與興趣,讓學生掌握一二項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是高中生普遍接受的新的教學模式。

4.1.2 體育大課堂模式教學催生了新的評價標準和方式,將師生間的教與學融於一體,形成良性循環,促進了體育大課堂的不斷完善和可持續性發展。

4.1.3 學校場地、器材的匱乏;學生學習興趣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體育專業教師的配置不合理和專業知識的缺乏是阻礙體育大課堂有效實施的重要因素。

4.2建議

4.2.1 積極開展體育大課堂,堅持貫徹落實不動搖,明確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麵發展。

4.2.2 努力改善體育教學條件,完善學校體育運動場地建設,合理利用校園場地資源,保障體育實踐課的正常實施。

4.2.3 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激發學生的單項運動興趣,提高單項運動技能,做到一專多能。

4.2.4 合理配置學校體育教師,采用引進或學校間調動的方式,確保每個學校每個運動項目都有專門的體育教師,並提高教師業務水平,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探索適應學生身心全麵發展的大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陳祖明.對高中體育大課堂“選修”教學模式探索[J].

福建體育科技,2008,27(3):63-64.

[2] 陳美玉.高中體育實施大課堂教學的探討[J].湖北體育

科技,2012,21(3):378-379.

[3] 廖啟輝..淺談體育課中的大課堂教學[J].大眾科技,

2008.8:140-147 .

[4] 肖威.現階段高中體育大課堂課應直麵的幾個問題[J].

中國學校體育,2007.6:70.

[5] 李希周,趙進.高中體育課大課堂教學的現存問題與對

策[J].體育師友,2007.3:28-29.

[6] 朱書祥,付棟.影響體育大課堂課效果的因素分析[J].

商洛學院學報,2008,22(2):88-90.

[7] 劉偉建.關於上海市南彙縣部分高中體育課分項選題教

學組織形式中問題的思考[J].體育科研,2011,22(1):

17-19.

[8] 李文江,何國印.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實施大課堂教學

存在問題的幾點思考[J].體育教學,2007.5:29-30.

[9] 唐麗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大課堂教學的實

驗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24(4):109-111.

(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凡口鉛鋅礦職工子弟學校 湖南省汨羅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