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那半部書上說:《雲川易》也叫《坎水易》,坎刀門認為坎卦為第一卦,其它的卦都由坎卦演變而來,就是所謂的“天一生水”。意思就是未有天地之前先有水,水生萬物。所謂的陰陽原始意思就是男性女性的生殖器的樣子,後來才廣泛的推廣到其它任何相對的事物。水上升成氣,氣運動風雷生,風雷相博產生閃電,閃電發生火光……按照這個原理,所謂的陰陽、八卦、五行之間的關係就更好解釋了,它們之間的關係也就清晰明朗起來的。坎刀門的一切理論基礎,價值體係以及法事的種種都是建立在以坎卦為基礎的。
其中就有關於八卦由來的記載:八卦其實就是地名上邽,上邽即現在的天水,人文始祖伏羲出生地,在甲骨文裏或者以前的文字中,由於上邽和八卦很相似,所以在流傳中出了錯誤就把上邽誤傳為了八卦,而恰巧有八個所以似乎叫八卦更貼切一些,因此就有了八卦之說。而天水名字的由來,則更為傳奇,有“天湖注水”之說。實際上,是當年漢武帝,因為迷信,妄想長生不死,為了迎合神仙道學的思想需要,而取“天一生水”之意來替上邽改了名字,希望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能讀懂自己的一片苦心。隻是在這裏不是很明顯,但是這種改名字的習慣曆史上經常有。
遠古的人類起先最敬畏不是天地,而是洪水猛獸,最先影響他們三觀的也是水。以天地為圖騰的部族似乎在地球上沒有存在過,而以水或者以為形象化的事物則廣泛的存在於遠古的圖騰中。人們最先認識和利用的就是水,水伴隨著人的進化發展,故此最先出現的卦也就是坎卦。
隻是以我的古文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隻能將《雲川易》中關於“天一生水”理解到這個份,因為自古涉及到《易經》的書籍大都被稱為天書,它的難懂程度就不言而喻。
這本書最是難懂,它所述的價值體係似乎顛覆了原來我所了解的一些關於八卦、五行的原理,隻是相生相克,陰陽的轉化還說的過去。要不是是個古本,也是外公唯一的一部藏書,如果是今人所做,不消說我一定也會“焚書坑儒”。看了一會時近中午,我看見姨夫從公路上走來,就趕忙將書收好,重新坐在了椅子上看著公務員考試的用書。
姨夫進來笑著說:“三兒,餓了沒有?你姨煮了北瓜,蒸了包子,快熟了讓我來叫你。”我摸了一下肚子說:“還真有點餓了。”鎖了門兩個人向山腰走去。
走到那片墳地我才知道那是多麼大的一片墳地,隻是不下幾百個,也不知道都是那一輩的人,一層碼著一層,層層疊疊的向山下延伸而去,看樣子沒有個一兩千年也沒有這麼個規模。上層的土裏不時的漏著些白骨和骷髏。我們從坡上走過去的時候居然還有一個頭骨,從腐朽的棺材裏脫落,一咕嚕沿著坡一直滾到了山下。我想要是掉在那個的頭上,就是不被砸死,也要被嚇死,想著想著就高興的笑了,心裏對昨天的事也就平衡了。在心裏還按下決心道:等著吧!等老子把那本《雲川易》研究透了,把你們這些孤魂野鬼都收了去,讓你們再嚇唬我,再禍害我。
走過了墳地,走過幾個慢坡到了一個平整的地方,就到小姨家了。剛一到門口就聞見一股香甜的味道從門裏飄來,看樣子真的是餓了。
吃過了午飯,小姨一家又到田裏去幹活了。我就一個人返回窯洞,自然又要過那塊巨大的,該死的墳地,不過這次到沒有遇到什麼蹊蹺的事情,估計是白天的緣故,要不就是他們已經感知到未來襲向他們的危險。後來我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我口袋裏的那幾枚銅錢,如果不是那幾個銅錢的緣故,估計我也就不能在這裏講故事了。根據坎刀門的理論,正午的時候人的陽氣有一個低潮,人的陽氣高低最好判斷的辦法就是看影子的長短,為什麼鬼沒有影子也就是這個道理。
在山上待了幾天的,我已經適應這種幾近原始的生活。每天也沒有什麼正經事,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偶爾看看那本《雲川易》,好像那考公務員壓根就沒有我什麼事。關於那本《雲川易》也沒有專門的係統學習,隨便翻翻,半懂不懂的。
這裏也沒有個玩伴,手機的信號又不好,登個QQ也登不上去,說了挺奇怪的,窯洞裏的信號反倒比外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