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水火相容(1 / 3)

等到道長再一醒轉也不知自己身在何處,恍惚間遠處似有燈光閃動,也不知附近有人沒有,初一動作,便覺得手腳有些酸麻,原來四肢早卻為鎖住,便運動真氣試著拉了拉,也不知被何物拴在何處任是動作難以掙脫,料想被困此中也是有原因的,便不在動作,閉目安神。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感覺周圍漸漸嘈雜起來,睜開眼睛,發現一個脖頸處有一紅色印記的老者正在怒目盯著自己。

沉默半晌。寧靜突然為一陣豪笑打破。“袁道長的後人真是不簡單啊?居然懂得借水之法,可惜用錯了時辰,今天入的我龍宮我看你是有去無回,你們袁家先是指引漁人屠我水族,後又設計,令我刑觸天條,被那魏征斬於夢中,而今你有設法求雨,壞我複仇的大業,今日拘你在此定將你碎屍萬段以解我心頭之恨。”

道長一聽此言,也知道事出的緣由,笑道:“老龍王你有所不知,我設法求雨是為天下黎民,至於先父和你的恩怨,也是因為你勝心太重,犯下天條,先父也曾設法救你隻是你時運不濟,遭此罹難也是命數。”

龍王怒喝道:“休要狡辯!”轉眼又得意的笑道:“也是知道你袁家人是修仙練道盡會些旁門左道,如今拿這五行石打造的石鏈將你鎖住,縱使你陰遁陽遁也跑不出我的手掌心,你就等著受死吧!”

聽得此話那道長並無半點心驚,緩緩說道:“修道之人還能參不破生死嗎?隻是孽緣隻因你我兩家而起,故罪責也因由你我承擔,你那刀傷也不是凡物所傷,故此你不願度入輪回,如今我元神在此,便可化去你脖頸處的印記,我也做的一件功德,在你也可安心轉世投胎了,如今我遣散元神必定癡傻,也知道此身會葬身魚腹,替為父受責,料想也擔得起你受的那些苦痛,但至此,這段恩怨也可以了卻了。”

老龍一聽此言也是心中大動,本來受此責成必定抱定魚死網破之信念,如今還有的轉機,便也安然了許多,心中湧動著一股熱流,遂即作出允諾。“今君如此仁義,他日君死,定不叫水族食其肉身。”

按照約定袁道長行駛了自己的承諾用元神彌合了涇河龍王的傷痕,那龍王也入得輪回,說來巧,且超生成人,自小受父母遺棄於梵王寺路旁,虧得被僧人發現,入得釋教成了個和尚。

且說,那袁道長,自打夢中轉醒之後,便癡癡傻傻,初始睿宗將其安置在清涼寺叫寺主照看,後來便不知所蹤。

一日梵王寺中主持夢見白龍江上有一玉佛忽隱忽現,佛光閃閃。第二日主持差遣眾人到江對岸的月亮壩化緣時便做了交待,要注意江上有何動靜或者不平常的東西。一群和尚也沒有放在心上,船行至江中,隱隱從上遊飄下一個人,和尚們急著趕路也沒有在意,等到夜裏化緣返回,渡到江中,映著皎皎明月,發現江上浮著一個人形的玉石,趕忙要船工用槳摟住,發現並不是玉石而是溺水而亡的和尚隻是衣著打扮卻像個道人,和尚們仁慈便急忙將肉身拖到江邊,自己守住屍身,差船家上山去報信,不多時寺主來了,看了看肉身,用手壓了壓,觸及處似乎似玉般清涼,又想起昨夜的疑夢心中便知曉了大半,急令僧眾將那屍身移到藩王寺,看那屍體也不像新死之人,隻是屍身入水不腐,又是個和尚打扮,不知道有多高的修為,何況夜裏菩薩托夢,也知道此人定不是凡俗之輩,看此形體又酷似睡夢羅漢的造型,第二日便命弟子前去陳家坡去請陳畫匠。經陳畫匠妝金裹銀,朱紙墨筆的一番修飾,將身上圍一席袈裟,臥在黃錦的榻上便是一尊睡夢羅漢。如今還在寺中,相傳就這肉身的睡夢羅漢靈驗,到了宋代楊六郎征遼,將那梵王寺改成了漢王寺,睡夢羅漢改成了降魔羅漢。後來一直沿用這個稱謂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