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女性家庭養生(2)(2 / 3)

觸摸的留心事項:留心觸摸時用手指的掌麵,手指並攏,輕輕觸摸,因為手指端的觸覺最敏感,哪怕1厘米大小的乳房腫塊也能被發現。留心觸摸乳房外側部位時,同側的上臂應略微放下,約與胸壁成45°角,這樣此部位的腫塊就不致被掩蓋而遺漏。乳房的上、外側組織最厚,最難以觸摸,而腫瘤發生在這個部位的機會恰巧較多,所以檢查時應特別留心。

檢查的時間最好在每次月經以後,此時乳腺組織較薄,檢查結果較可靠;反之,月經來潮前乳房充血,乳腺組織較厚,不宜進行檢查。最好每月檢查1次。

15.女性不宜經常衝洗陰道

女性經常保持外陰部清潔衛生是必要的。但有些已婚女性為了防病治病,經常用陰道衝洗器自行用清水或藥液衝洗或掏洗陰道,認為這樣就能夠防止細菌的滋生。其實不然,反而會導致生殖係統感染和其他更為嚴重的疾病。

女性的陰道有自潔功能,平日小陰唇合攏,猶如一道關閉的門,使陰道與外界隔離;陰道壁緊貼著,宮頸口緊閉,能夠阻止病菌的侵入。而且正常情況下陰道內分泌物始終處於酸性狀態,pH值在4~5之間,此環境不利於病菌的繁殖和生長。或者說,在正常情況下,陰道內的分泌物有殺菌抗炎作用。倘若經常衝洗陰道,使外陰幹燥、發白,失去表皮分泌物的滋潤而導致外陰瘙癢;此外,破壞陰道內的正常酸性環境,致使病菌乘虛而入,可引發陰道炎等;衝洗還會使致病菌逆行而上,進入子宮,導致宮頸炎、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等,出現腰酸、小腹下墜、腹痛、月經不調或陰道出血等病症,嚴重者可導致不孕症。因此,女性不宜經常衝洗陰道。

16.女性不宜用“生水”洗外陰

清洗外陰是女性每天必行之事。其目的在於去除從陰道中流出的分泌物、小便殘液及糞便殘物,以免汙染致病。具體如何清洗,也是有講究的。因此有專家建議:清洗範圍隻限於外陰。清洗外陰宜用“熟水”,不宜用“生水”。所謂“熟水”是指經過煮沸的水。如果用“生水”洗外陰,水中的致病菌就容易黏附在外陰、大小陰唇甚至進入陰道破損處,並在那裏生長繁殖而致病。外陰清洗通常每天1次,每天勤換幹淨的內褲。最好的方法是用溫水洗淋浴,如無條件隻能用盆洗時,宜用溫開水,水中不必加高錳酸鉀、食鹽、醋、花椒等物。清洗陰部前要洗淨雙手,然後從前向後清洗,先洗淨大小陰唇間的汙物,最後洗肛門周圍及肛門,這樣就能夠收到清潔外陰的目的。

17.女性不宜用肥皂洗外陰

生活中有很多女性為了保持外陰清潔,經常用肥皂清洗外陰部,此做法很不科學。

正常情況下,女性陰道分泌物呈酸性,具有抑製細菌繁殖的功能,而肥皂屬於堿性物質,清洗外陰會改變外陰皮膚的酸堿度,從而有利於細菌的繁殖,容易導致各種感染。此外,肥皂對皮膚有刺激,可能會導致局部紅腫瘙癢,造成排尿困難,增加尿路感染的機會。因此,女性清洗外陰應用煮沸後的清水,而不宜使用肥皂。

18.女性不宜“憋尿”

在日常生活中,因各種原因,如工作繁忙脫不開身、冬天夜裏怕冷不願出被窩、嫌廁所髒等,使有些女性想小便硬“憋”著不排尿,結果“憋”出很多毛病。

“憋尿”會使大量尿瀦留於膀胱內,不僅使細菌有了繁殖的機會,而且憋尿後突然排尿,膀胱突然排空,可使膀胱發生充血、水腫、抵抗力降低等情況,尿中的有害細菌乘虛而入而導致膀胱炎。倘若治療不及時,細菌逆行而上,會導致腎盂腎炎,出現尿頻、尿急、尿道刺痛、發熱、腰痛等症狀。此外,憋尿時間過長使尿道括約肌過度緊張,膀胱過度膨脹,彈性降低,影響收縮而出現排尿困難,有淋漓不盡之感。夜間憋尿還會影響睡眠,或者遺尿。因此,女性不宜“憋尿”,要留心保持尿道通暢,以免發生疾病。

二、月經期健康誤區

1.月經期不宜冷水洗浴

長期堅持冷水浴是健身的好辦法,它對人體血液循環及增強皮膚的抵抗力都有明顯好處。但女性在月經期要避免冷水浴,尤其是沒有長期堅持冷水浴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