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若損害腎髒,發生腎盂腎炎,必須進行治療。有症狀的尿路感染或無症狀細菌尿通過有規則的治療後,如再複發時應考慮腎盂腎炎、尿路結構異常或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腎盂腎炎須經6周全程治療。有尿路梗阻的尿路感染常伴有腎感染、腎功能減退及菌血症,這種情況常複發,必須去除梗阻原因,尿路感染才可防止複發。老年男性尿路感染無尿路異常,應排除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如通過正規治療,老年婦女仍經常再感染,若無明顯症狀,可不予治療,因長期應用抗菌藥物最終會發生毒性反應,如有明顯症狀應作處理。總之,疑及有尿路感染應找泌尿科醫師診治。
八、膀胱過度活動症
膀胱過度活動症(OAB)是一個近日受人注意的症候群。主要感到尿急、尿頻和夜尿。對男性老人有此情況常會想到是否有了前列腺增生症,女性老人會疑及有無尿路感染,但檢查卻沒有發現異常。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老齡化的現象,有人認為是心理因素。有人提出了一問答表,以此進行自我評估。
尿急是主要症狀,無尿急診斷不能成立。根據總得分將患者嚴重程度分級:總得分≤5為輕度,≤6總得分≤11為中度,總得分≥12則是重度。
作者認為有一種生理現象須鑒別,作者觀察到寒潮來臨前老年人群中有人感到尿急,寒潮過後即能恢複,作者認為這是鋒麵過境影響人體的植物神經係統,此時副交感神經興奮,膀胱逼尿肌收縮,括約肌舒張,故會有尿急,並不需要治療。如讀者有此情況,可注意觀察是否與氣象報告寒潮來臨吻合。
九、腎衰竭
腎衰竭在老人中常見,引起的原因很多,而腎髒本身功能的退化,加上老年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痛風都能促成腎衰竭,因這些缺血性腎髒損害,進一步在腎老化的基礎上減少了腎髒的儲備能力,如一旦有因素加重腎髒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損害,則易導致腎衰竭。患病的老人其滲透受體敏感度減退,進水量減少,腎髒濃縮功能不良,易出現失水及血容量不足與電解質紊亂,若遇出血、創傷、手術、感染時易發生休克或短暫的低血壓,從而導致急性腎衰竭。老年人對藥物的毒性較敏感。特別是某些抗生素的應用,造成腎損害日益多見。在高齡老人,免疫功能低下,反複的呼吸道感染,反複使用抗生素,最終出現腎衰竭,作者在90歲以上高齡老人中見到多例因反複肺部感染,反複用抗生素治療,最終發生腎衰竭。老人心力衰竭時腎髒血供不足引起腎功能不全也常見,當有輕度的水瀦留和血壓增高,可引起急性腎衰竭和肺水腫。雖然老年人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症狀,缺乏少尿的主要症狀,但如果腎衰竭發生前患者有其他嚴重的情況,並一直在醫院診治,也許還能及時診斷。由於老年人代謝低下,肌肉萎縮和進食減少,作為評估腎功能的血中尿素氮、肌酐僅常略增加,而腎功能卻已減退,故正確判斷腎功能的可靠指標為內生肌酐清除率,當內生肌酐清除率僅及正常值的1/3,血清肌酐仍可正常。老人血清肌酐易受各種因素影響而產生波動,因此,對於剛發現的血清肌酐升高者,或近期血清肌酐水平波動較大者,應密切隨訪。
老人的慢性腎功能衰竭,除了腎血管原因外,因慢性腎盂腎炎引起亦常見。症狀從惡心、嘔吐、關節痛為主。慢性腎衰竭發展慢,當病人逐漸耐受,自覺症狀不明顯,甚至有時無症狀。如有症狀,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表現亦多樣,極易誤診。例如,胃腸道症狀是尿毒症最早出現和最常見的突出症狀,但老年人常因其他疾病引起消化道症狀,因而易被漏診。另一方麵,不少患慢性腎衰的老年患者,所出現的消化道症狀並非慢性腎衰所致,而是由於藥物或消化道腫瘤等引起。尿毒症早期的厭食、疲勞常易誤為老人的一般衰弱,因此,一旦懷疑老人有慢性腎衰竭應及時去醫院診治。尿常規正常不能排除腎髒疾病,尿常規異常的輕重度也不能反映腎髒病變的輕重,必須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