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集:元文宗與元寧宗(十八)(2 / 2)

韓山童:是我,怎麼了?

賈魯:你叫什麼名字?

韓山童:本人乃白蓮教教主韓山童。

賈魯:哦,你不是識字嗎,你給我解釋一下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

韓山童:本教主隻是粗略的識得幾個字,但並不知這石人身上文字的真正含義。

賈魯:不知道就好!你們給我把這妖言惑眾裝神弄鬼的石人咂了,要砸得粉碎。塊!

幾個民工找來了大鐵錘把這個石人砸得粉碎。

賈魯眼見得是人被砸碎才與其他官員離開。在路上幾個官員交談。

官員甲:賈大人,怎麼河槽故道裏挖出了石人?那上麵的文字是什麼意思?

賈魯:什麼意思?八成是白蓮教徒謠言惑眾圖謀不軌。我告訴你們,要多注意那個名叫韓山童的家夥,我看這人不是什麼好東西,這個白蓮教的活動你們也要密切注意。

官員甲:賈大人,這白蓮教是怎麼回事?

賈魯:你身為朝廷命官,難道連這個組織都不知道嗎?我告訴你,這個、白蓮教最初稱摩尼教。本是波斯人摩尼所創,唐武則天時傳入中土。因教義崇尚光明,又稱明教。這個教門自稱信奉彌勒莫,依附佛門,謹慎蔥乳,也就是不吃辛辣和葷腥,戒殺生。但其實這就是個打著宗教旗號企圖造反危害朝廷的邪教組織。曆代民間起事,借白蓮教為組織基礎的。北宋方臘、南宋鍾相楊幺都是白蓮教的教主,從唐到宋,這個組織一直受朝廷限製和查禁,隻是到了我朝,這個組織受到朝廷的承認和獎掖,才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因為他們“在家出家”,不剃發,不穿僧衣,又被稱為不剃染道人或有發僧。我朝由白蓮道人組成的堂庵遍布南北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數十,規模堪與佛寺道觀相比。堂庵供奉阿彌陀佛、觀音、大勢至(合稱彌陀三聖)等佛像,上為皇家祝福祈壽,下為地方主辦佛事,也有一些修路築橋之類的善舉。堂庵多擁有田地資產,主持者往往父死子繼,世代相傳,堂庵的財產實際上是主持者世傳的家產。有些頭麵道人勾通官府,交結豪強,成為地方一霸。有的教徒夜聚明散,集眾滋事,間或武裝反抗廷統治。至大元年,朝廷忌白蓮教勢力過大,下令禁止。可是到了仁宗時期,又被開禁,允許公開活動。我奇怪,這治河工地上,怎麼出來了什麼白蓮教主?是誰征召這位教主來工地上的?他又有哪些背景?

官員乙:回稟賈大人,這個韓山童父子本是灤縣人,在家組織了一個白蓮社,自命教主,信奉什麼彌勒佛,有許多信徒,他經常召集信徒開會,練香功。夜聚曉散,最多的時候,聚集人眾逾千。而上工地治河,則是他自願的。

賈魯:那你們為什麼不製止他們的活動?

官員乙:大人,我朝律令規定,無論任何宗教道門,都可以自由發展,官員不得對信教者和教務活動進行任何限製和幹涉。有朝廷和法律的支持,我們奈何不得這些教眾。

賈魯:是啊,我朝的各種宗教教主和教徒高高在上,禍國殃民卻受到朝廷支持,真是件可悲的事。不管怎麼說,你們要多派一些軍士盯著這個韓山童,那個石人無疑是個陰謀,一定是有人提前鑿刻好埋在土裏用來蠱惑人心的,一旦發現那個韓山童有什麼異樣的動靜,就把他抓起來,交給朝廷處理。

官員:是,大人。

13

外景,安徽潁州,春、日,韓山童、劉福通、杜遵道、及紮紅巾的農民數千人、元朝官軍數萬人。

韓山童與其信徒劉福通、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鬱、王顯忠、韓咬兒等聚眾3000人於潁州(今安徽阜陽潁州區),殺黑牛白馬,誓告天地,準備起義。韓山童站在高台上演講,發布文告。

韓山童:白蓮教信眾們,“彌勒降生”、“明王出世,我乃宋徽宗八世孫小明王,元廷蒙古人欺壓我漢人由來已久,使我江南貧瘠,賣兒鬻女,民不聊生。從即日起,我們聚義造反,蘊玉璽於東海,取精兵於日本。以“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推翻元廷,驅除韃虜,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

紅巾軍:(光著膀子,頭上紮著紅毛巾,手裏拿著鐵鎬、鐵鍬和棍棒,振臂高呼)我等願隨教主赴湯蹈火,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推翻元廷,驅除韃虜,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