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集:元仁宗(三)(1 / 2)

8

內景,大都,皇宮大明殿,日、元仁宗、李孟。

元仁宗正坐在大明殿禦案前批閱奏章,內侍走進來通報。

內侍:陛下,平章政事李孟先生求見。

元仁宗:快讓先生進來。

李孟走進大殿,元仁宗急忙站起來迎上去。

元仁宗:道複先生,快請坐,朕正準備命人去召你來,和你說事呢。

李孟:謝陛下賜坐,臣不坐了,今天隻是向陛下來辭職的,這是臣的辭呈,請陛下禦覽。(從袖子裏取出辭呈雙手捧給元仁宗)

元仁宗:(麵露吃驚之色,接過辭呈看了一眼然後抬起頭來)道複先生,為什麼要辭職?

李孟:“臣學聖人道,遭遇陛下,陛下堯、舜之主也。臣不能使天下為堯、舜之民,上負陛下,下負所學,故請求罷免臣的職務,避讓賢路。”

元仁宗:(拉住李孟的手,語重心長)不行,朕不準你辭職,朕隻要做一天皇帝,必需要你在中書省,朕與你相與終始,從今以後你就不要再說辭職的事。朕絕對不準許你辭職。

李孟:謝陛下的信任和挽留。(為避免僵局,岔開話題)陛下,方才聽陛下說正要召臣來,不知何事?

元仁宗:哦,你跟朕來,(走到禦案前,取出一方印璽,遞到李孟手中)先生請看,這是朕賜先生秦國公爵位,給,這是印章,朕還讓學士院為你畫了像,表彰了您的功績,朕在畫像下麵題詞“秋穀”二字,識以璽而賜之。還有,請看這個!(手持畫卷展開來一卷畫像展開來,上麵是李孟的畫像,有皇帝親筆題詞“秋穀”二字。)

李孟:(熱淚盈眶)陛下,臣何德何能,怎能受得陛下如此隆恩,臣慚愧至極!

元仁宗:(從袖中拿出一張大麵額鈔票來)道複以道德相朕,致天下蒙澤。特賜鈔十萬貫,令將作為治第。

李孟:陛下,這官職臣可以已暫時充任,但鈔票臣萬不能接受,臣布衣際遇,所望於陛下者,並非富貴之類的東西啊。

元仁宗:道複先生,朕知道你是想為國家做點事,顯身揚名於後世,可是你為什麼要辭職呢?

李孟:陛下,實在是臣的資質不足,上任之初所提的四項改改措施實行起來太艱難,首先是內旨屢降,要求賞賜鐵木迭兒和諸王,賞銀高達五百萬兩,無功而濫賞,有功不彰,何以獎掖群臣奮進為國分憂,這是其一。其二,內又降旨讓臣任命一千多名沒有經過考核的親信充任朝廷要職。這正好是和臣的改革措施背道而馳,臣不執行這個命令就有違太後的旨意,如果執行,則新政廢弛,對國有害無益。臣進退兩難,想請陛下定奪,但又恐讓陛下在太後麵前為難,所以----

元仁宗:(麵有猶豫為難之色,歎了口氣)朕明白了,哎,這事確實難辦,我母後的旨意您就斟酌著辦吧,能拖則拖,能否則否,你放心,不管太後如何不滿,朕都不會怪罪您的。而太後看在您是藩邸老人,又對我母子有大恩,絕對不會過分為難你,而您看在朕和江山社稷的份上也不必和太後過分較真,用你們漢家的話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李孟:那臣下就勉為其難了,臣告退!(下)

9

公元1315年。

內景,大都,太子和世瓎、圖帖睦爾府邸、鐵木迭兒、失烈門。

太子和世瓎的書房裏,年齡隻有十七歲的和世瓎把一本線裝的《孟子》遞到了十四歲的弟弟圖帖睦爾手裏。

和世瓎:兄弟,這本書你拿去認真看一看,讀讀這本書對我們將來治理國家是大有益處的。

圖帖睦爾:哦,是《孟子》,他不就是孔子的隔代弟子嗎?也屬於孔子的儒學同門,他們的書無論是《論語》還是《大學》、《中庸》都是一個味道,什麼仁義禮智信,三綱五常,這類我讀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