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合馬:是,陛下,臣這就滾。(躺在地上翻滾著向大殿門口)
忽必烈被逗得哈哈大笑起來。
4
內景,北京大都,忽必烈禦書房、忽必烈、郭守敬、王恂。
在忽必烈的書房裏,忽必烈正在讀書,侍衛通報。
侍衛:陛下,太史院太史令王恂任太史令與同知太史院事郭守敬求見。
忽必烈立起身:快讓他們進來。
王恂手捧一疊厚厚的包裹著的書稿和郭守敬走進忽必烈的書房。
王恂、郭守敬:太史令王恂、同知太史院事郭守敬叩見皇上。(作跪拜狀,被忽必烈攙扶起)
忽必烈:二位請起,賜坐。二位博士今日來有何賜教?
王恂:(在忽必烈旁邊坐下來。)陛下委托我們撰寫的天文曆法已經撰寫完稿,請陛下過目之後給賜名好教司天台編製成書。
忽必烈:是嗎,太好了,拿來我看看。
王恂把用黃色絲絹包裹著的書稿展示在了忽必烈麵前。忽必烈翻閱了一會抬起頭。
忽必烈:這樣吧,朕對這天文曆法也不是很內行,你們誰給朕介紹一下他的妙處?
王恂:那我說吧,臣以為,這是我國最好的一部曆法。在編撰這部書時,臣負責推演計算,郭守敬先生負責實際觀測和製作儀器,另外還有太子保許衡老先生負責研究“天道”。本曆法以365.2425天為一年,臣做過演算,它與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實際時間隻有26秒的差距,其準確程度前無古人,無以倫比。
忽必烈:(信息溢於言表)是嗎?太好了!(轉而現出惋惜追思的表情)隻可惜向我推薦你們並主張修訂曆法的子聰已經不在世,聽不到這個好消息了。子聰是個了不起的人啊,慧眼識人,天文地理曆法無所不通,這部曆法又讓朕想起了最初主張修訂這本曆法的子聰和仲謙。好,朕給這部書起個名字,叫《授時曆》,二位覺得如何?(畫麵推出大字:授時曆,著者:元--許衡、王恂、郭守敬)
王恂:是啊,我們也很懷念我們的老師劉秉忠先生,也很感激支持我們修訂此書的張文謙先生。
郭守敬:是啊,吃水不忘掘井人,當初正是劉秉忠老師和張文謙先生向陛下推薦我們撰寫這部曆法,而且給了我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二位前輩雖然沒有親自參與修訂本書,但他們的功不可沒。謝陛下賜名,就把這部書叫做《授時曆》吧。
忽必烈:許衡先生身體還好嗎?朕多日不見這位老朋友了。
王恂:許衡先生老了,為這本曆法撰寫嘔心瀝血,殫思竭慮,他的身體也大不如以前了。
忽必烈:哦,他的年紀比朕大六歲,今年七十二歲了吧?許先生是位位很有操守的儒學大家,朕很敬佩他的學識和操守,請你們代朕問候許衡先生。
王恂、郭守敬:臣等一定向許先生轉達陛下問候,臣代許先生謝陛下。陛下日理萬機,臣就不敢打擾了,臣等告退。(包裹書稿,做告退狀)
畫外音:《授時曆》是我國曆史上施行時間最久,也是我國古代最科學、最準確的一部曆法,實施時間長達三百六十四年。其準確程度相同於現行公曆,但比公曆的使用要早300年左右。《授時曆》,把古代曆法體係推向高峰,是我國對世界天文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5
內景,元大都,春、日,廉希憲府邸、廉希憲、真金太子。
廉希憲躺在病床上讀書,麵容消瘦,衣著寒酸,布衣的兩袖打著補丁,一個白紗蚊帳有幾處打了補丁。一個傭人悄悄地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