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想法是不錯,可這六十裏的城牆,全部用石頭砌出來,那需要多人石頭和人工啊,我們剛剛平定了阿裏不哥的作亂,財力有限啊。
劉秉忠:是啊,陛下,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和禦弟的這場戰爭確實耗費了我們太多的財力,如果再急增徭役賦稅,急急地從老百姓身上收刮這建都城的這一大筆費用,勢必會引起民怨,而且老百姓也會因此而苦不堪言。因此,我覺得這大都不必建得過急,我們有上都開平府,舊都哈拉和林,還有金國的這中都老城所在,新大都一時半會兒建不成也不會影響我朝的皇威。我想,應該把這個大都建設的總體規劃分成如幹部分,每年完成一部分,這樣的話,國家的財力就不會吃緊,老百姓也不會因大興徭役而生怨。另外,城牆的防水問題,我還想了另一個省錢而不擾民的法子,那就是給城牆穿上雨衣。
忽必烈:子聰,開什麼玩笑,怎麼給城牆穿雨衣?
劉秉忠:不是開玩笑,是真的。是這樣的。等大都城牆築成之後,每當雨季來臨之前,我們朝廷從城防軍隊中抽調一部分士兵負責收割蘆葦、編織葦席,每年入夏以葦席覆蓋城牆牆體,讓蓑衣披城,這豈不是給城牆穿上了雨衣?
忽必烈:好辦法,子聰真是聰明絕頂!。哦,一個完美的都城設計方案,子聰,你真是我大元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的這個都城設計方案我批準了!哦,既然是都城,將來必有百萬以上百姓入住,百姓和宮廷的吃水問題,供水係統你怎麼考慮的?
劉秉忠:(摸摸光腦門)陛下,我這是剃光的,不是聰明絕頂的。不過城市供水的事請你放心。我提議由都水監郭守敬為城市水利建設係統的總監,他現在已經開始著手水係渠道的疏浚工程。大體是這樣的。大都城市用水有四種:一是居民飲用水,這個主要依靠井水;二是宮苑用水,我們計劃由西郊引山泉經水渠導入太液池;三是城濠防護用水,也由西郊引泉水供給;四是大都至通州的運糧河通惠河的槽渠用水。金朝曾引京西的盧溝水永定河入注漕渠但沒有成功未成,因此郭守敬想改用京北和京西眾多泉水彙集於高梁河,再經海子而注入漕渠,這樣可使江南的糧食與物資直達大都城中。
忽必烈:考慮得很周到,子聰,你是我大元的棟梁,你放手幹,你辦事,我放心!我全力支持你。
劉秉忠:陛下,我還有個建議,我們現在的曆法一直沿用南北朝時期祖衝之的《大明曆》,但這個曆法從七百年的使用情況來看,有許多誤差,給百姓應用帶來諸多不便。需要重新修訂。因而我建議請陛下考慮,是否組織人員重新修訂一部曆法。
忽必烈:那你覺得誰能擔當此重任?
劉秉忠:臣覺得張文謙、許衡、郭守敬、王恂等人都可以擔當此任。
忽必烈:這項工作複雜嗎?
劉秉忠:很複雜,主要是需要在全國範圍不同區域設立諸多觀察點,進行長時間的觀察,以搜集數據,更正以前曆法上的錯誤,這是一項很耗費時間和人力的工作。
忽必烈:一心不貪二意,那就等大都的修建工程有了一定眉目再說吧。
劉秉忠:那也好,臣告退了。(下)
6
公元1267年。春、內景,中都大寧宮,日、忽必烈、伯顏、阿術、劉整、諸軍事將領。
忽必烈主持召開禦前軍事會議。
劉整:(站起來,慷慨激昂)陛下,臣主張立即伐宋。南宋朝廷主弱臣悖,立國一隅,今天啟混一之機。臣願效犬馬勞,先攻襄陽,撤其扞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