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木真是個成功者,但不是個光明磊落的人,成吉思汗很有雄才大略和政治智慧,但不是一個謙謙仁義君子,成吉思汗是個了不起的帝王,同時又是個殺人毫不手軟的屠夫。成吉思汗是草原野蠻無序時代群雄逐鹿的產物,我們不能拿現代世界觀來評價。而孛兒帖是剛剛從原始草原部落脫胎出來的女性而絕非什麼封建時代受過三綱五常三從四德教育的所謂貞潔淑女,同樣不可以拿宋代腐爛透頂的程朱理學製作出來的黴爛道德袈裟來打扮孛兒帖。
觀眾丙:主講人,您怎樣看待劄木合這個人?
主講人:一個機遇不好,不受命運惠顧的草原雄傑。他的軍事和政治才能絕不亞於成吉思汗。他之所以受到詬病是因為他失敗了。成則王侯敗者寇,曆史是拍馬屁的大全,是一本毫無道理地讚揚成功者,誹謗失敗者的書。
觀眾丁:主講人,既然你說鐵木真與劄木合分手的真正原因並非孛兒帖那句挑撥離間的話起了作用,那麼請問促使鐵木真與劄木合下決心分道揚鑣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主講人:對於成吉思汗與劄木合分手的原因,元史沒有任何記載,而《蒙古秘史》則這樣輕描淡寫地道:“帖木真、劄木合在豁兒豁納黑川親密無間地生活了一年半,於初夏首月十六日遷出了駐牧的營地。當二人並肩走在車隊前沿時,劄木合說:帖木真、帖木真,我的好安答啊!靠座山坡紮營吧,好讓牧馬人有行帳;找個河岸紮營吧,好讓牧羊人充其腹!”
帖木真沒聽出劄木合話的含意,就等後邊的車隊趕過來後,請教母親訶額侖該如何回答。沒等訶額侖開口,孛兒帖搶先說道:聽說劄木合安答極易厭倦,現在是否已到厭倦我們的時候了?劄木合剛才的話,可能是比喻我們而說。我看我們不必紮營,而應徹夜前行遠遠地離開他劄木合。
孛兒帖的看法得到了鐵木真等人的讚同。他們徹夜前行,並順路襲擊了泰亦赤兀惕人。
雖然沒有任何史料記載鐵木真與劄哈木反目的根本原因,但我們從鐵木真在沒有和劄哈木相聚、合作之前部眾的寥寥無幾到一年多以後與劄哈木分手時部眾力量發生的變化便不難做出推測。
首先可以這樣說,由於鐵木真母親早年的權力意誌的教育,讓鐵木真成為了一個權力欲望極重,把權力看的比生命還重要的人。而和劄木合在一起,鐵木真不能隨便發號施令,其權力欲望訴求得不到滿足。從而讓鐵木真感到不爽甚至非常鬱悶。這是鐵木真離開劄木合的原因之一。
其二,鐵木真不僅僅是個權力欲望登峰造極的人,他還是個有誌向有抱負,個人期許願望比較遠大的人。而劄木合和他恰恰是同樣的人,所謂英雄所見略同,無奈一山不容二虎是也!在鐵木真的個人勢力還不能獨立撐起一片天的時候,他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收斂他的領袖欲望,但從內心他強烈地想做和劄木合一樣有權力甚至超越劄木合風光的人。所以鐵木真從來也沒有真心輔助劄木合成就大業的願望。而是一直在等待背叛條件和時機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