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功效】補中益氣,固腎澀精。
(三十六)中藥飲食第36方
【調養食方】豬腰藥膳
【製用服法】豬腰1對(剖開去臊腺),將胡桃仁10克,山萸肉9克(或杜仲10克),補骨脂8克納入腎內紮好,煮熟食用;或將肉蓯蓉10克納入洗淨的豬肚內,煮熟,食肉飲湯。
【藥食功效】溫腎陽,補腎虛,固腎精。
(三十七)中藥飲食第37方
【調養食方】豬肉鱔魚羹
【製用服法】黃鱔250克,精豬肉100克,蔥、薑、鹽、料酒、醋、胡椒粉各適量。將精豬肉剁成肉末,放入鍋內加清水燒沸,再將黃鱔洗淨切成段,與蔥、薑、料酒一起倒入鍋內,煮至鱔魚酥爛,加醋、胡椒粉、精鹽即可食用。
【藥食功效】補腎虛,除風寒。
(三十八)中藥飲食第38方
【調養食方】燒烤鯽魚
【製用服法】鯽魚1條,約重250克,剖腹去內髒洗淨,裝入大蒜末10克,外包幹淨白紙,用水濕透,放入穀糠內燒熟。魚、蒜全食,每天1條。
【藥食功效】健脾利水。
(三十九)中藥飲食第39方
【調養食方】三皮飲
【製用服法】葫蘆皮30克,冬瓜皮30克,西瓜皮30克,紅棗10克,同放鍋內加水約400毫升,煎至約150毫升,去渣即成。飲湯,每天1劑,至浮腫消退為止。
【藥食功效】利水消腫。
(四十)中藥飲食第40方
【調養食方】圓肉黨參燉貓肉
【製用服法】桂圓肉15克,黨參30克,貓肉150~250克。將黨參、貓肉、桂圓肉共置盅內,隔水燉熟服食。吃肉飲湯,隔天1次。
【藥食功效】健脾益心。
(四十一)中藥飲食第41方
【調養食方】雄鴨米粥
【製用服法】青頭雄鴨1隻,粳米適量,蔥白3莖。將青頭鴨肉切細煮至極爛,再加米、蔥白煮粥,或用鴨湯煮粥,溫熱食,5~7天為1個療程。
【藥食功效】補益脾胃,利水消腫。
(四十二)中藥飲食第42方
【調養食方】黑芝麻茯苓粥
【製用服法】黑芝麻6克,茯苓20克,粳米60克。茯苓切碎,放入鍋內煎湯,再放入黑芝麻、粳米煮粥即成。每天2次,早晚餐服用,連服15天。
【藥食功效】補脾和胃,益智提神。
(四十三)中藥飲食第43方
【調養食方】生薑大棗粥
【製用服法】鮮生薑12克,大棗6枚,粳米90克。生薑洗淨後切碎,用大棗、粳米煮粥。每天2次,做早、晚餐服用,可常年服用。
【藥食功效】益氣和胃,健脾消腫。
(四十四)中藥飲食第44方
【調養食方】木耳湯
【製用服法】白木耳30克,鹿角膠7.5克,冰糖15克。將白木耳用溫水發泡,除去雜質,洗淨,放沙鍋內,加水適量,用慢火煎熬,待木耳熟透時,加入鹿角膠和冰糖,使之烊化,和勻,熬透即成。可分次或1次食用。
【藥食功效】暖肝補腎,滋養精血。
(四十五)中藥飲食第45方
【調養食方】蓮子百合燉瘦肉
【製用服法】蓮子20克,百合20克,瘦豬肉50克。將蓮子、百合洗淨,瘦豬肉洗淨,切成絲狀,同置鍋中,加蔥、薑、黃酒,隔水燉30分鍾。隨意服用。
【藥食功效】滋陰降火,補心益腎。
(四十六)中藥飲食第46方
【調養食方】銀耳百合米粥
【製用服法】銀耳30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銀耳、百合洗淨,同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開3分鍾,改文火煮30分鍾,成粥。趁熱食用。
【藥食功效】滋陰益腎。
(四十七)中藥飲食第47方
【調養食方】杞子炒肉絲
【製用服法】枸杞子20克,豬肉絲50克。枸杞子、豬肉絲洗淨,起油鍋同炒,加黃酒、蔥、薑、食鹽調味即成。隨意服用。
【藥食功效】滋陰壯水。
(四十八)中藥飲食第48方
【調養食方】薏苡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