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原來她要回娘家(三)(1 / 2)

荀峰嶽這邊的局勢也不見得輕鬆,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老皇帝寢宮被圍得水泄不通,任何人不得入內,包括幾個皇子,傳言說本就病入膏肓的老皇帝被刺客所傷。

然而越是此時,才越是人人關注恨不得個個大孝子一樣的哭規在床頭榻前,四皇子荀烽啟正戍守在邊關且不提,三皇子荀灃沛雖前陣子被告發惹了聖怒罷免了不少職務,但現在生死關頭一切或未易量。二皇子荀楓穀倒是依舊的虛懷若穀深不可測,恭敬的站在一邊對眼下情形不置一詞。大皇子荀鋒瑞卻是個急躁的,強忍下幾番怒氣終還是忍無可忍的上前揪住傳令大總管的衣領,眾目睽睽之下斷不能威逼利誘隻得怒喝幾句。

須臾,有禦醫沉著臉出來,說是傳陛下口諭召二皇子覲見,看禦醫的臉色也知道老皇帝的狀況不容樂觀,偏又在這彌留之際要見荀楓穀寓意不言而喻。

荀鋒瑞徹底控製不住爆發了,“你說是父皇口諭就是父皇口諭了?我們這裏沒有人親眼見到父皇他此時是否安好,誰知道是不是你假傳聖旨?以我看要覲見不妨我們幾個一起去,父皇有什麼要交代的我們自然也不會有異議,當然得是看見父皇在神誌清醒的情形下我們也好放心。”

“哼,殿下莫要仗著皇子身份口出狂言,老夫是不是假傳聖諭自然有人可以作證,貴妃娘娘可是一直在陛下榻前守著的,老夫雖為小小禦醫也是有品有節,拿俸祿吃皇糧的,殿下當眾汙蔑朝廷命官不知如何說的過去?”這禦醫倒是不卑不亢有幾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氣質。

聽聞有醴妃一直在場,別人也不好再有異議,畢竟如若真有什麼陰謀,醴貴妃也應該是想辦法給荀峰嶽製造機會,而現下明顯得好處的是荀楓穀。

荀楓穀入殿麵聖,荀灃沛歎口氣,悵然間卻也清楚的知道大勢已去。荀鋒瑞臉色鐵青,偏此時有人來報太子妃難產而故,小皇子尚未見天光也隨了太子妃去。荀鋒瑞一腳踹翻了傳令之人,目眥欲裂一時無人敢迎氣怒。

荀峰嶽聽聞徐霖難產眉峰一跳,有些擔心悅然那邊的情況,但此時是絕不可能拂袖而去的,緊接著又傳出封鎖**嚴密搜查刺客的旨意。隱約察覺出有些異樣,還來不及細想,喪鍾響起。

很快外罩一件白衣的荀楓穀手持傳位詔書走出,永和殿上,文武百官皇親國戚聽大總管正式宣讀了傳位詔書,荀楓穀叩首接旨,再站在大殿中央的已經不再是那個宮女所出的無權無勢的不受寵皇子,而是統領一國領土的新帝。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對這旨意心服口服,自然有人要站出來質疑,有帶頭的就有附和的。

“殿下這傳位詔書來得蹊蹺啊。”淮陽王本是荀鋒瑞一派的,此刻稱荀楓穀為殿下而非陛下顯然是心有不服。

“大膽,休得對陛下無禮,淮陽王莫不是在汙蔑咱家假傳聖旨?”大總管當先辯護了一句。

“隻是我們這些小王向來是唯天子之命是從,又向來死心眼的很,若是能證明這詔書確係出自陛下旨意,我等自然再無異議。”

“淮陽王所言甚是。”有幾人擁護稱道。

“陛下詔書在此,爾等出言不遜是想造反嗎?”荀楓穀一方的勢力也開始回護。

“淮陽王所言也不無道理,且請陛下明示,也好讓朝野上下心服口服,悠悠眾口無可旁議。”中立的清流騎牆派此時也有些向著勁風方向倒。

“哼,朕受任於先皇,順應於天命。傳位詔書在此,玉璽大印在此,豈是心懷叵測之輩可輕易圖謀不軌的。醴太後由始至終隨王伴駕自可為朕作證,隻是哀痛於先帝辭世一病不起,不便此刻前來。”荀楓穀從容不迫字字句句威嚴莊重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