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性功能障礙(陽痿)
無論男性或女性的糖尿病患者,均可出現性功能障礙,尤以男性更為明顯,男性的性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勃起障礙,亦即中醫學所稱的“陽痿”。
其中醫病機為陰陽兩虛,治以滋陰溫陽補腎,可用右歸飲加減:熟地黃24克,山藥、枸杞子、杜仲、山茱萸、鹿角霜各10克,附子6克(久煎),肉桂(煸)3克,炙甘草5克,黃精15克,水煎服,1劑/天。
亦可用中成藥右歸丸或金匱腎氣丸等。
(十一)肺結核(肺癆)
糖尿病患者可合並各種皮膚感染、結核、泌尿係及膽道感染等,其中較嚴重的是肺結核,亦即中醫學所稱的“肺癆”。
該病應常規應用西醫抗結核藥物;同時可參考中醫學“肺癆”的有關治療以輔助,亦可用中藥百合固金湯:生地黃、熟地黃、麥門冬、玄參、白芍各15克,川貝、當歸、桔梗、甘草各6克,百合18克,百部10克,水煎服,1劑/天。
中醫驗方
山藥沙參湯
【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上冊)
【組成】山藥、天花粉、沙參各15克,知母、五味子各1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功效】益氣健脾,養陰生津。
【適應範圍】本病氣陰兩虛型。
太山地黃煎
【出處】《常見病單方驗方選》
【組成】太子參12克,淮山藥15克,大熟地黃9克,五味子6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功效】益氣養陰,生津止渴。
【適應範圍】本病氣陰兩虛型。
五加皮車前草湯
【出處】《家庭飲食與疾病防治大全》
【組成】五加皮嫩葉30克,車前草3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功效】清熱利濕。
【適應範圍】本病下焦濕熱型。
五味消渴飲
【出處】《中國中醫藥報》1993年第9期
【組成】黃芪15克,肉桂3克,北五味子10克,白術10克,淮山藥1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肉桂後下),於早飯前或晚飯後半小時溫服。
【功效】益氣健脾,補腎固澀。
【適應範圍】本病脾腎兩虛型。
五參梅子湯
【出處】《山西中醫》1988年第4期
【組成】黨參5克,丹參30克,玄參10克,玉竹2克,沙參10克,烏梅30個。
【用法】隔日一劑,水煎服。
【功效】益氣養陰,活血生津。
【適應範圍】本病氣陰兩虛型。
蒼術黃連湯
【出處】《浙江中醫》1991年第2期
【組成】蒼術、黃連、雞內金各25克,生荷葉、佩蘭葉、白術各18克,生山藥、天花粉、桑葚子各15克,浮萍、五味子各6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
【功效】健脾燥濕,清熱生津。
【適應範圍】本病脾虛濕困,氣津兩虧型。
氣陰固本湯
【出處】《陝西中醫》1992年第6期
【組成】黃芪15克,山藥、天花粉、生地黃、熟地黃、麥門冬、地骨皮各10克,牡蠣20克,蒼術、茯苓、葛根各8克,五倍子、五味子各6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功效】益氣養陰,清熱固腎。
【適應範圍】本病氣陰兩虛型。
山藥內金湯
【出處】《河南中醫》1990年第6期
【組成】生山藥30克,黃芪25克,知母、生雞內金各15克,五味子12克,天花粉30克,葛根15克,石膏3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功效】益氣養陰,生津止渴。
【適應範圍】本病氣陰兩虛型。
石膏交藤湯
【出處】《張幸育醫案》
【組成】煨石膏12克,栝樓皮9克,黑山梔9克,川貝母6克,酸棗仁6克(川連0.6克拌炒),茯苓9克,黑大豆9克,夜交藤12克,淡竹葉3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功效】清熱止渴,安神定誌。
【適應範圍】本病熱擾心神型。
平消渴方
【出處】《新中醫》1995年第1期
【組成】天花粉、生地黃、葛根、麥門冬、太子參、淮山藥各30克,五味子6克,山茱萸10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功效】滋補腎陰,清熱生津。
【適應範圍】本病氣陰兩虛型。
香楂參術湯
【出處】《中醫雜誌》1988年第8期
【組成】黨參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扁豆12克,淮山藥15克,薏苡仁10克,桔梗6克,砂仁(後人)6克,陳皮10克,甘草10克,丹參15克,降香(後人)6克,山楂15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功效】健脾益氣,活血化淤。
【適應範圍】糖尿病並發心血管病。
疏散活心湯
【出處】《中醫》1991年第5期
【組成】太子參30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半夏10克,羌活10克,獨活10克,防風10克,厚樸10克,蘇梗1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功效】健脾益氣養心,疏風通脈。
【適應範圍】糖尿病並發冠心病。
杜仲桑珍湯
【出處】《雲南中醫》199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