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糖尿病科學食療方案(18)(3 / 3)

適應證:用於糖尿病並發外陰炎,證屬肝腎兩虛,證見陰部幹澀、癢甚者,有養肝益腎、止癢之功效。

(8)枸杞子豬肝湯

原料:枸杞子20克,豬肝125克,鹽、味精適量。

製作方法:把豬肝洗淨切片加鹽調味。枸杞子洗淨,加水適量煮湯,待熟透,將沸湯反複舀入盛豬肝之碗內,燙至豬肝八成熟後,加鹽、味精調味,倒入鍋內煮一沸即成。空腹食或佐餐。

適應證:用於糖尿病並發外陰炎,證屬肝腎陰虛者,證見外陰瘙癢、幹澀疼痛難忍,有滋肝益腎、止癢之功效。

(9)墨魚燉豬肉

原料:鮮墨魚2條,豬瘦肉250克,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墨魚洗淨,同瘦豬肉一起燉熟,加鹽調味。每日用1次,5日為1個療程。

適應證:用於糖尿病並發外陰炎,證屬肝經濕熱者,有清肝利濕、止癢之功效。

(10)車前子煲豬膀胱

原料:車前子20克(或鮮車前草50克),豬膀胱1具,鹽、味精適量。

製作方法:將車前子用紗布包好,放入洗淨的豬膀胱內。用線紮口,置沙鍋中,加水適量,煎1小時。最後去藥包,加鹽、味精調味。飲湯食肉,每日1次,連用3日。

適應證:用於糖尿病並發外陰炎,證屬濕熱下注者,有清利濕熱、止癢之功效。

(11)馬蘭根紅棗茶

原料:馬蘭根20克,紅棗10克。

製作方法:將馬蘭根洗淨切碎,與紅棗(剪碎)加水適量煎湯。代茶飲,每日1劑。

適應證:用於糖尿病並發外陰炎,證屬濕熱下注者,有清熱利濕、止癢之功效。

(12)白果馬齒莧雞蛋方

原料:鮮馬齒莧60克,白果仁7枚,雞蛋3個。

製作方法:將雞蛋取其蛋清。將馬齒莧、白果仁2味合搗如泥,入蛋清調勻,以極沸水衝之。每日空腹服1劑,連服4~5日。

適應證:用於糖尿病並發外陰炎,證屬肝經濕熱者,有清熱利濕、止癢之功效。

(13)雞冠花煲蚌肉

原料:蚌肉200克,雞冠花30克,料酒、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雞冠花加水煮至1碗半,去渣,加入鮮蚌肉煮沸至熟,再加料酒、鹽調味。飲湯食蚌肉,每日1次,連用3~5日。

適應證:用於糖尿病並發外陰炎,證屬濕熱下注者,有清熱解毒、利濕止帶、止癢之功效。

(14)土茯苓馬蹄燉豬骨

原料:土茯苓片(鮮者更佳)、豬骨各500克,馬蹄(荸薺)200克,薑片、鹽、味精適量。

製作方法:將土茯苓片與豬骨同煮,取汁去骨,然後加入薑片、馬蹄(去皮),用小火慢燉半小時,加鹽、味精調味即成。分次食用。

適應證:用於糖尿病並發外陰炎,證屬濕熱下注者,有清熱利濕、解毒之功效。

(15)蠶豆花薏苡仁湯

原料:鮮蠶豆花、薏苡仁各30克。

製作方法:將蠶豆花、薏苡仁同放瓦鍋內加水適量煎服。每日1次,連服5~7日。

適應證:用於糖尿病並發外陰炎,證屬肝經濕熱者,有清利肝膽濕熱之功效。

糖尿病並發口腔疾病的食療方

糖尿病與口腔疾病關係極為密切。在糖尿病控製不滿意時,易引起口腔疾病,尤以牙周病、口腔潰瘍、齲齒較為多見。從某種角度來說,口腔疾病症狀對於發現糖尿病來說發現比口外症狀更為可靠,它常常是糖尿病的先驅症狀。

口腔的各種感染都會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惡化,而糖尿病的惡化又可以加重口腔感染,甚則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嚴重時還可以導致糖尿病性昏迷,兩者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所以應及早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

中醫認為,牙周病屬於“牙癰”、“牙宣”、“齒動搖”、“齒豁”等病症;口腔潰瘍屬於“口瘡”、“口破”、“口瘍”等病症;齲病屬於“蛀牙”、“蟲牙”、“蟲齒”等範疇。本病多由陽明風火、大腸濕熱、氣血虧虛、腎虛等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