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什麼病
糖尿病(DiabetesMedllitus,DM),是甜性、多尿的意思。中醫稱之為消渴,是消瘦煩渴之意。完整地講,糖尿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所導致的一種慢性、全身性、代謝性疾病,主要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對胰島素的需求增多,引起血糖升高,尿糖出現,脂肪、蛋白質、礦物質代謝紊亂。患者可有多飲、多尿、多食以及體重和體力下降的表現,嚴重時發生水及酸堿代謝紊亂,引起糖尿病的急性並發症。如果糖尿病長期得不到良好控製,還會造成腦、心髒、神經、眼和腎髒等重要器官的並發症,甚至導致殘疾或死亡。
糖尿病的由來
糖尿病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原因不太清楚,我們稱之為原發性糖尿病,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都屬於原發性糖尿病;另一類糖尿病有其特殊的病因,如胰腺疾病造成胰島素合成障礙,分泌不出來,或者是由於其他內分泌的原因導致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太多等,這就屬於繼發性糖尿病的範疇了。雖然原發性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但是目前至少可以說,引起糖尿病的基本原因有兩條:第一是遺傳因素,也就是說糖尿病是有遺傳性的,遺傳是容易得糖尿病的基石。比如Ⅰ型糖尿病遺傳的是胰島容易遭受病毒侵害,並發生自身免疫性破壞的基因。對於Ⅱ型糖尿病,一般認為此型為一種多基因的遺傳病,遺傳的是容易發生肥胖、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基因。但是,如果光有遺傳傾向這種先天因素,還不至於得糖尿病,還需要有後天因素,或者說環境因素,這就是得糖尿病的第二個因素,對防治糖尿病來說也是更值得注意的因素。誘發糖尿病的環境因素包括熱量攝取太多、活動量下降、肥胖、吸煙以及心理壓力過大,等等。遺傳與環境這兩條因素長期、共同作用,就易使人患糖尿病。
什麼是血糖
糖的種類有很多,但血糖隻是指存在於血液中的葡萄糖。不在血液中的糖類當然不能稱之為血糖了,而血液中除葡萄糖以外的糖類,也不能叫做血糖,它們隻有在轉化為葡萄糖後才能稱之為血糖。例如,食物中的雙糖必須分解成單糖才能被吸收,而血液中的其他糖如果糖和半乳糖,也隻有在轉化為葡萄糖後才能被稱為血糖。血糖是可以用化學方法測定的,現在最好的測定方法是葡萄糖氧化酶法。空腹靜脈血糖正常範圍為3.9~6.4毫摩爾/升。血糖測定是判斷糖尿病病情和療效的主要指標。(注:毫克/分升÷18=毫摩爾/升)。
血糖從何而來
人體血液中的葡萄糖稱為血糖。飯後,血糖來自食物,正常人餐後血糖升高時,刺激胰島素分泌。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共有以下途徑:
①血糖進入肝髒,變為肝糖原儲藏起來;②血糖進入肌肉細胞,變為肌糖原儲藏起來;③血糖進入脂肪組織,轉化為脂肪儲藏起來;④血糖進入組織細胞,轉化為細胞的組成部分;⑤血糖在各種組織細胞中被利用產生能量和熱量,以供人體利用和消耗。空腹時,血糖來自肝髒,肝髒儲藏有肝糖原,肝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進入血液,以補充血液中的葡萄糖,使血糖不至於降低。空腹時的血糖主要供應腦組織,其他組織主要利用和消耗脂肪酸。餐後2~3小時內,體內全身組織都利用葡萄糖。
人體內的血糖如何調節
正常人血糖的產生和利用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這是由於血糖的來源和去路大致相同。具體地說,血糖的來源包括:①由食物消化、吸收而來;②由肝內儲存的糖原分解而來;③由脂肪和蛋白質轉化而來。在人體內,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之間可以互相轉換,由脂肪和蛋白質轉化為糖類的過程稱為糖異生。血糖的去路包括:①氧化轉變為能量;②轉化為糖原儲存於肝髒、腎髒和肌肉中;③轉變為脂肪和蛋白質等其他營養成分加以儲存。
人體調節血糖的重要器官包括:①肝髒:通過儲存和釋放葡萄糖來調節血糖;②神經係統:通過對進食,對糖類的攝取、消化、利用和儲存的影響來調節血糖,也能通過內分泌係統間接影響血糖;③內分泌係統:分泌多種激素調節血糖。肝髒、神經和內分泌係統共同合作,維持血糖的穩定。
什麼是低血糖
低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低於正常水平。機體要保持血糖在正常範圍內波動,主要是保證大腦得到持續不斷的葡萄糖(血糖)供應。因為葡萄糖是大腦細胞活動的主要能量來源,所以當葡萄糖水平太低時,大腦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症狀從輕微到重度不等,出現頭痛、抑鬱等症狀。
低血糖常分為兩大類:反應性低血糖和空腹低血糖。反應性低血糖最常見,它以餐後2~4小時出現低血糖症狀為特征。使用某些藥物也可導致反應性低血糖。空腹低血糖極少見,常發生於嚴重疾病時,如胰腺腫瘤,大麵積肝損害,長期饑餓和各種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