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罡:摸著石頭過河(3 / 3)

陳罡:螞蜂窩在創業過程中主要麵臨兩方麵的阻力:一個是資金問題,一個是人才問題。

資金問題相對來說還比較好解決,螞蜂窩在2011年獲得了今日資本500萬美元A輪融資和200萬美元無息貸款,2013年又獲得了啟明創投領投的1500萬美元B輪融資。

關於人才,一直是螞蜂窩很大的一個挑戰。互聯網行業,你要想做對事第一步是就是製定好戰略,第二個更關鍵的就是找對人。螞蜂窩對人才一直是非常饑渴的狀態,非常希望能找到對業務、對行業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自身的能力也非常強、和公司的業務也能產生協同效應的同事。

《小康·財智》:螞蜂窩推行怎樣的管理模式?

陳罡:螞蜂窩實行扁平化的管理,其實就是一切簡單。

我們的辦公室不用有隔欄的辦公桌,我也沒有獨立的辦公室,我和大家都是在同樣的桌子上辦公。公司沒有人叫我陳總,叫我陳總的一定不是公司裏的人。

螞蜂窩的商業模式為撮合交易,即精準對接用戶和旅行產品。過程為:螞蜂窩建立旅遊社交網絡(SNS),用戶通過交互生成內容(UGC),這些內容通過數據挖掘,形成結構化的旅遊攻略。當海量內容形成大數據時,螞蜂窩能依據用戶偏好,對接個性化的旅行產品服務。準確地說,我們和其他的在線旅遊公司其實是一種競合的關係。

《小康·財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螞蜂窩怎樣保持自己的競爭力?

陳罡:螞蜂窩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以大數據為核心的階段。

螞蜂窩作為旅遊社交網站,能夠站在旅行者的角度,幫助用戶做出旅遊消費決策。以酒店預訂為例,螞蜂窩是專家模式,即按照興趣區域推薦酒店;而OTA是賣家模式,所有的推薦基於酒店房間利潤率,利潤率高的酒店房間會得到更多的推薦。這種區別會造成以性價比為核心的用戶的體驗差異,用戶自然會日益傾向於選擇更切合自身的專家模式。

其次,技術方麵,螞蜂窩進行了全麵的技術提升,完成了向大數據公司的轉型。螞蜂窩屬於國家高新技術認證企業,以自行研發、不斷升級的攻略引擎為核心。我們的攻略引擎數據已經覆蓋了國內外50多萬個旅遊景區、60萬家酒店以及158萬家餐廳。另外,螞蜂窩還掌握了很多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比如旅遊地理信息係統、旅遊地理信息的文本識別、旅遊用戶行為分析係統、旅遊行業分析係統等。

再次,營銷方麵,螞蜂窩是一家“口碑成長型”公司。與其他旅遊網站不同,螞蜂窩沒有做過什麼廣告,現有的5000萬注冊用戶幾乎全是靠口碑宣傳獲得的。

《小康·財智》:未來的打算是怎樣的?

陳罡:螞蜂窩下一步準備開發麵向更多旅遊從業人員的行業智能係統解決方案,以及旅遊行業的SNS營銷平台。我們還將利用巨大的用戶流量,與行業夥伴進行分享合作,目前已經完成了和Booking、Agoda、攜程、藝龍等國內外OTA的接口對接。

另外,螞蜂窩還將繼續通過批量化的預售和C2B反向定製,提升更多國人的旅遊消費性價比。以APEC會議放假期間“北京直飛新加坡往返5天4晚自由行”為例,螞蜂窩2999元的價格包含了往返含稅機票以及4個晚上的四星級酒店住宿。這款產品剛剛上線,還未進入銷售期,就有數萬用戶進行關注、收藏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