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罡:摸著石頭過河(2 / 3)

畫一張藍圖給自己

關於螞蜂窩的未來,陳罡有很多想法。

2013年,中國的在線旅遊行業滲透率不到10%,而同期亞太地區在線旅遊行業滲透率約20%、歐洲約45%、美國近60%。

加上《旅遊法》、《國民旅遊休閑綱要》以及國務院發布的《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的若幹意見》等係列國家政策的利好,旅遊業融資環境持續改善,在內需啟動、消費升級以及國民收入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中國旅遊業正步入黃金發展期。

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2014年財報顯示,在線旅遊網站去哪兒第二季度總營收4億元,同比增長127.3%,但歸屬於股東的淨虧損為4.22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4120萬元。

攜程第二季度淨利潤為1.35億元,同比下滑36%。途牛第二季度運營費用為1.59億元,同比增長287.4%。這似乎向市場反饋了一個信號,在線旅遊網站如果做得越大,似乎增長就會更加緩慢。

螞蜂窩如今已經擺脫了以前單一的分享模式,現在螞蜂窩的業務涵蓋目的地的旅遊攻略、旅遊特價、酒店預訂、保險、簽證等服務。在移動端,螞蜂窩推出了旅行翻譯官、旅遊攻略、螞蜂窩特價、國際酒店專家、遊記和嗡嗡等多款產品。

下一步螞蜂窩還準備開發麵向更多旅遊從業人員的行業智能係統解決方案,以及旅遊行業的SNS營銷平台。還將繼續通過批量化的預售和C2B反向定製,這次APEC會議放假期間螞蜂窩就推出了2999元的“北京直飛新加坡往返5天4晚自由行”,這個價格包含了往返含稅機票以及4個晚上的四星級酒店住宿。

但是,有業內人士指出,螞蜂窩針對的群體主要是自由行消費者,那麼盈利模式也離不開廣告。現在螞蜂窩很多用戶對螞蜂窩的直觀感受是廣告少,一旦廣告大麵積來襲的時候,用戶是否還會繼續留下來,實際上也是考驗陳罡的一個難題。

不過,陳罡經過這些年的曆練,對在線旅遊的掌控已經駕輕就熟,“有問題,就解決問題。”陳罡的心裏,已經有了一個新的螞蜂窩,他會為螞蜂窩繼續努力下去。

讓競爭變成競合

——對話螞蜂窩CEO、聯合創始人陳罡

陳罡很忙,不是在國外就是在開會。離開新浪,陳罡和自己的旅伴兼前搜狐同事呂剛共同創建了螞蜂窩,本來隻是業餘愛好,沒有想要做成一個大型的在線旅遊網站。

但是,好的口碑讓螞蜂窩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並認可,螞蜂窩是怎樣做到吸引眼球的,螞蜂窩CEO、聯合創始人陳罡,給了我們答案。

《小康·財智》:為什麼想到創立螞蜂窩?螞蜂窩取名的意義何在?

陳罡:我們創立螞蜂窩的初衷非常簡單,就是覺得當時的中國,在線旅遊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那時候,在線旅遊是一個極度信息不對稱的領域,整個市場對自助遊、自由行、移動端的需求並不像今天這麼繁榮。隨著中國人GDP的增長,我們認為,旅遊必將成為提升生活品質的一個重要消費方式。

取名螞蜂窩,是因為我們一直都非常感慨螞蟻、蜜蜂社會的團結無私、相互協作與共同分享,所以,我們希望螞蜂窩也能是這樣一個共同分享的平台。

《小康·財智》:創業過程中,螞蜂窩麵臨著怎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