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做好妻子的個人醫師(4)(1 / 3)

剖宮產術後約24小時,胃腸功能才可恢複,待胃腸功能恢複後,給予流食1天,如蛋湯、米湯、藕粉、豆奶粉等,忌食牛奶、豆漿、大量蔗糖等脹氣食物。產婦腸道排氣後,可進半流質食物,如米粥、蛋羹等,每日進食5~6次,每餐不可過飽,以防消化不良或腸梗阻。飲食中應補充含蛋白質高的雞蛋、雞、瘦肉等食品,以利傷口恢複。吃一點水果補充維生素,如大便幹燥,可吃些香蕉通便。食用半流質食物1~2天後,再轉為普通飲食。

另外,為了手術方便,通常在剖宮產術前要放置導尿管。術後24~48小時,麻醉藥物的影響消失,膀胱肌肉才恢複排尿功能,這時可以拔掉導尿管,隻要一有尿意,就要努力自行解尿,降低導尿管保留時間過長而引起尿路細菌感染的危險性。

剖宮產術後10天左右,如果身體恢複良好,可開始進行健身鍛煉。方法為:仰臥,兩腿交替舉起,先與身體垂直,後慢慢放下來,兩腿分別做5次;仰臥,兩臂自然放在身體兩側,屈曲抬起右腿,並使其大腿盡力靠近腹部,腳跟盡力靠近臀部,左右腿交替做,各做5次;仰臥,兩膝屈曲,兩臂交叉合抱在胸前,後慢慢坐成半坐位,再恢複仰臥位;仰臥,兩膝屈曲,兩臂上舉伸直,做仰臥起坐;俯位,兩腿屈向胸部,大腿與床垂直並抬起臀,胸部與床貼緊,早晚各做1次,每次做時,從2~3分鍾逐漸延長到10分鍾。

妻子剖宮產後的身體恢複極為重要,因此作為丈夫一定要學會這些,來幫助妻子合理高效地進行身體恢複。

如何應對妻子的產後疼痛

榮升為爸爸的你看到寶寶的樣子就仿佛看見當年的自己,是不是覺得很開心呢?然而剛剛為你產下這個“重量級寶貝”的妻子卻有可能身體不適,身體各部位偶有疼痛,這萬萬不能忽視,不要被得子的喜悅掩蓋。

有的產婦在月子裏就開始給寶貝換尿布、洗衣服,還經常做其他家務。她們的手指和手腕會經常又酸又痛,尤其是在寫字、拿筷子、舉杯子、拿奶瓶時更厲害,有時還會在睡眠中疼醒。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孕婦在分娩時,皮膚的毛孔和關節被打開,加之產後氣血兩虛,一旦受涼,風寒就會滯留於關節肌肉中,引起“月子病”。加之給寶寶換尿布、喂奶及做其他家務,會造成肌肉關節的損傷加重,致使手指和腕部的肌腱和神經損傷,引起“伸腕肌腱炎”和“腕管綜合征”,出現手指和手腕疼痛。

這就需要產婦產後注意身體保暖,不要過早使用涼水做家務。平時,洗手、洗腳、洗臉注意使用熱水,避免接觸涼水。月子裏少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少吃香蕉,少飲啤酒。照料寶寶不要過於勞累,當手腕和手指出現疼痛時一定要注意休息,照料寶寶的事最好請他人暫時代勞,並且應及時去看醫生,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首選養血祛風,散寒除濕的中藥。在手腕和拇指劇痛之後,每天堅持做伸屈鍛煉,但不要隨意用力按摩疼痛處,必要時采用超短波或紅外線進行理療。

還有的人分娩後一直會覺得大腿根痛,並且自己並不了解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好像沒有著涼。那是因為有的產婦采取的是剖宮產,進行硬膜外麻醉穿刺時一旦損傷神經根,就會在手術後出現大腿根疼痛和麻木感;如果在產後發生了盆腔感染,大腿根部也可能會出現疼痛,但隻是在按壓時出現,局部並無疼痛感。此外,產後形成下肢靜脈血栓也可引起大腿根疼痛。

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應該及早去醫院確診,觀察是否骨科疾病所致。如果不是,及早找出其他疼痛的原因,以便盡快采取相應的治療。如果是神經根被損傷,最好去看神經科醫生,采用理療或維生素B(下標12)注射治療;如果是盆腔感染所致,積極治療原發感染;如果是深靜脈血栓引起,抬高疼痛側大腿,同時進行抗凝和抗炎治療。

產婦足跟痛你聽說過嗎?確實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有的產婦下床活動的時候為了方便就穿拖鞋,並且還是露腳跟或腳趾的拖鞋,於是在產後很久的一段日子裏會感到足跟痛,特別是遇涼時候,疼痛感加重。由於產婦在月子裏,很容易受涼寒之氣,所以產後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穿襪子,穿護腳趾、足後跟的鞋子。

女性的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兩塊髖骨組成的,髖骨又由髂骨、恥骨、坐骨組成。髂骨與骶骨通過骶髂關節相連,妊娠期間受激素的影響略有鬆弛。兩側的恥骨在前方相接處為恥骨聯合,妊娠期間此聯合也略有鬆弛,間距有所增寬,這些變化都有利於胎先露的下降和胎兒的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