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附錄(3 / 3)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清能有容,仁能善斷,明不傷察,直不過矯,是謂蜜餞不甜,海味不鹹,才是懿德。

貧家淨掃地,貧女淨梳頭,景色雖不豔麗,氣度自是風雅。士君子當窮愁寥落,奈何輒自廢弛哉!

平民肯種德施惠,便是無位的卿相;仕夫徒貪權市寵,竟成有爵的乞人。

問祖宗之德澤,吾身所享者是,當念其積累之難;問子孫之福祉,吾身所貽者是,要思其傾覆之易。

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寬平,天下自無險側之人情。

生長富貴叢中的,嗜欲如猛火,權勢似烈焰。若不帶些清冷氣味,其火焰不至焚人,必將自焚。

人心一真,便霜可飛,城可隕,金石可貫。若偽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對人則麵目可憎,獨居則形影自愧。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隻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隻是本然。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隻百年,此日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

老來疾病都是壯時招得;衰時罪孽都是盛時作得。故持盈履滿,君子尤兢兢焉。

處父兄骨肉之變,宜從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遊之失,宜剴切不宜優遊。

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

橫逆困窮,是鍛煉豪傑的一副爐錘。能受其鍛煉者,則身心受益;不受其鍛煉者,則身心兩損。

惡忌陰,善忌陽。故惡之顯者禍淺,而隱者禍深;善之顯者功小,而隱者功大。

事業文章隨身銷毀,而精神萬古如新;功名富貴逐世轉移,而氣節千載一時,君子不當以彼易此也。

魚網之設,鴻則罹其中;螳螂之貪,雀又乘其後。機裏藏機變外生變,智巧何足恃哉!

有一念而犯鬼神之禁,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事而釀子孫之禍者,最宜切戒。

謝事當謝於正盛之時,居身宜居於獨後之地,謹德須謹於至微之事,施恩務施於不報之人。

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心者後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

念頭寬厚的,如春風煦育,萬物遭之而生;念頭忌克的,如朔雪陰凝,萬物遭之而死。

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

遇欺詐的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的人,以和氣熏蒸之;遇傾邪私曲的人,以名義氣節激勵之。天下無不入我陶熔中矣。

一念慈祥,可以醞釀兩間和氣;寸心潔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誇逞功業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體瑩然,本來不失,即無寸功隻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處。

不昧己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居官有二語,曰:“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居家有二語,曰:“惟恕則平情,惟儉則足用。”

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的痛癢;當少壯之時,須念衰老的辛酸。

休與小人仇讎,小人自有對頭;休向君子諂媚,君子從無私惠。

儉,美德也,過則為慳吝,為鄙嗇,反傷雅道;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為曲禮,多出機心。

仁人心地寬舒,便福厚而慶長,事事成個寬舒氣象;鄙夫念頭迫促,便祿薄而澤短,事事成個迫促規模。

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則無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則無豪橫之名。

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醉而生瞋,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鮮終。

聽靜夜之鍾聲,喚醒夢中之夢;觀澄潭之月影,窺見身外之身。

鳥語蟲聲,總是傳心之訣;花英草色,無非見道之文。學者要天機清徹,胸次玲瓏,觸物皆有會心處。

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知彈有弦琴,不知彈無弦琴。以跡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書佳趣。

山河大地已是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血肉身軀且屬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石火光中爭長競短,幾何光陰?蝸牛角上較雌論雄,許大世界?

山林是勝地,一營戀便成市朝;書畫是雅事,一貪癡便成商賈。蓋心無染著,俗境是仙都;心有絲牽,樂境成悲地。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絕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盡心內,不必絕欲以灰心。

此身常放在閑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靜中,是非利害,誰能瞞昧我?

心地上無風濤,隨在皆青山綠樹;性天中有化育,觸處都魚躍鳶飛。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萬物付萬物;還天下於天下者,方能出世間於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