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女書記與跳樓護士
記得“文化大革命”時,紅衛兵每天一早第一件事就是揪鬥走資派。有一個黨委書記是個女同誌,前前後後鬥了100多次,剃光頭“坐噴氣式”。但是這個女同誌非常不簡單,鬥完了以後回家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若無其事,我從心眼裏佩服她!她不愧是真正的共產黨員,是特殊材料製成的。
過不了幾天又揪出護士長了,一個上海人,模範護士長,待病人如親人,真是非常好。可是呢,她有什麼事呢?說她爸爸是曆史反革命,跟她有什麼關係呢?因為護士長特別孝順,每個月給她爸爸寄20塊錢,階級界限沒劃清楚。她是護士長,對病人如親人,可她沒經過戰爭的考驗,沒經風雨見世麵,一聽明天也得把她揪出來剃光頭,可不得了,當時一恐懼,精神就崩潰了。唉喲,與其明天這樣受侮辱啊,還不如死了。死沒有地方死,最好的辦法是放血吧,把動脈裏的血放掉就完了。放血又怕把地弄髒了怎麼辦呢?找了一個塑料桶,用手術刀片,切手上的動脈,兩手的動脈都切斷了,再將兩手放在桶裏放血,血放到一半,血壓一低,動脈痙攣,血還出不來了,想死還死不了。怎麼辦呢?天亮了紅衛兵又要來了,咬牙從五樓跳下來,頭顱著地,粉碎性骨折,當時就死了。那個地方是我們上班必經之路,雖然屍體搬走了,但是一地腦漿一地血,慘不忍睹,誰見了都終身難忘。
怎麼一個是鬥了100多次,若無其事,一個是明天才鬥今天精神就崩潰呢?這就是人和人不同,人和人心理承受能力、精神、性格和意誌等各方麵都不一樣,所以人和人千差萬別,這就是內因不同。
美國報道一個53歲男人回家,一推門進去,兒子、妻子正在吵架,吵得很厲害,他剛想勸幾句,還來不及張口,兒子盛怒之下,操起水果刀衝他媽媽心髒一刀捅過去,從前胸捅到後胸,當場把媽媽一刀紮死。他一看一恐懼一時痙攣倒在地上當時就死了。法醫解剖,發現這位老先生53歲動脈沒有硬化,很光滑挺好的,怎麼就死了呢?屬於動脈痙攣閉塞,整個心髒處在高度收縮狀態,心跳驟停。
行長終於醒悟了
實際上一個人心理平衡,生理就平衡,什麼病就不會得,得了病也好得快。任何病都是這樣,這個力量非常強大,有時強大得你不可想象。
最近我們有個病人是心肌梗死,他因為在外省,大麵積心肌梗死,室壁瘤,裏麵還有血栓。醫生說這個沒有辦法,唯一的一線希望上北京安貞醫院做冠脈搭橋,把室壁瘤切除了。到我那兒一看,我說:“你要做可以,但做一個心肌存活試驗,如果心肌還有存活的,搭橋就有效,心肌都死亡了,搭橋也無效。”可是一做同位素檢查,沒有活的心肌,唉喲,完了,他說這下完了。剛巧那天我們有個每月一次的健康教育課,結果聽了這場教育課,他說:“聽了這堂課,勝讀十年書,靈魂受到很大震撼,別看我當了一輩子銀行行長,我都不知道什麼是健康,怎麼得到健康,怎麼去做現在才知道,你們健康四人基石太好了。”
他回去後自己總結了四句話:第一句話忘掉過去。因為我過去高朋滿座,車水馬龍,前呼後擁,現在不做了,經常想到過去那樣,心裏很難受。第二句不看現在。現在行長比我當行長時還威風,再比更生氣了,我不看現在。第三句享受今天。每天澆花養魚、養草、聽廣播,高高興興。第四句展望明天。我這個心髒好好保養,大夫說了,能活90多歲,一下很高興。所以,他堅持遵守“忘掉過去,不看現在,享受今天,展望未來”這四句話。
兩年後他回來複查,一照片子,心髒明顯縮小。大夫很奇怪:“唉,我可一輩子沒見過,兩年前,心髒這麼大,能活到現在就很少,而且心髒隻能越來越擴大,怎麼會縮小呢?我第一次見到。”做超聲心動,心髒也明顯縮小,心功能明顯改善,血栓消失,他現在活得很好,天天爬山。
老教授的痛苦
有個名大學的老教授,生活最痛苦。名大學的老教授,夫妻倆怎麼會很痛苦呢?兩個孩子是博士、博士後,都在美國,那多好啊!老教授有一天下樓梯,最後一格滑了一下,滑出去了,手撐一下,股骨脛骨折了,治療後愈合不好,老太太身體不好,不能幫老頭翻身,雇個小保姆,又做不好,時間長了老教授長出褥瘡,又前列腺肥大尿不出來,插導尿管。一個個親人都在美國,這裏是孤苦伶仃,冷雨敲窗,青燈對壁,一個老太太,還有誰,想說話的人都沒有,孩子在美國好倒是好,博士後回不來,隻能到聖誕節寄張卡片給你,祝你聖誕快樂,管什麼事啊!非常苦,精神狀態不好。
車夫多幸福
相反誰最幸福、最高興啊?結果是板爺最高興。北京蹬平板車的蹬三輪車的板爺怎麼最幸福呢?板爺雖然住的平房,早上一起來,兩手提著兩個鳥籠,上公園遛彎去了,一邊唱著京劇,一邊遛彎聊天、下下棋挺好,回來一碗豆漿兩根油條,挺好,高高興興的。板爺的孩子沒有什麼博士,兒子初中畢業,在馬路對麵修自行車,就在附近;閨女呢,胡同口對麵賣醬油呢,所以他們經常會來看他,有點頭痛腦熱,一家人都來看他,買點水果點心,一家天倫之樂,兒孫繞膝,有說有笑。老人說過去我棒子麵都吃不上,現在不僅吃水果,還能吃點心,每天有說有笑,生活有滋有味,非常高興,而且沒有一點難受,閨女也在兒子也在,都挺孝順的。
一樣風光兩樣情
一個人心態良好,世界上一切都變得很美好。比如我今天很高興,全身心都很輕鬆,走馬路上,會感到陽光格外明媚,藍天更藍,空氣更清新,滿大街的人看起來都很高興,其實隻是我個人高興就感到世界很好;我自己不高興啊,心裏很難受,就是水光山色也欣賞不了,山珍海味也沒有什麼味道。即使躺上高級席夢思床,衛萬多元錢一張床,躺上床去翻來覆去整夜地做噩夢也不行,心情不好,多好的東西都不行。實際上就是這樣,心情好,一切都美好。
杜甫的詩寫到:“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鳥多好,為什麼流眼淚,心驚肉跳呢?因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打仗情況下,家裏親人死活都不知道,一看到花鳥隻能傷心。白居易詩中曾寫過:“行宮明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皇帝的行宮多漂亮,月亮多好啊,卻是傷心的顏色;鈴聲多好聽啊,卻是腸斷的聲音。為什麼呢?因為唐明皇想到楊貴妃死了,他心裏整天想念著楊貴妃,很痛苦。在這種心情下,行宮明月則是傷心的事,鈴聲很好聽,但是腸斷的聲音。就是說自己心態不好,一切都很灰暗。
天堂和地獄隻有一步之遙
雖然這世界上誰也沒有到過天堂,誰也沒有去過地獄,但人們卻是渴望天堂的幸福世界,懼怕地獄的痛苦生活。天堂,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王國。渴望和懼怕的天堂地獄之間,到底距離有多遠呢?有位哲人說:天堂和地獄隻有一步之遙!
因為幸福和痛苦沒有一定的標準,它隻是個人內心的一種感受。人們的人生經曆不同,有著各自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內心對於外界事物的感受各不相同,便有著各自的幸福和痛苦。這裏至關重要的是內心的感受。讓我們來看一個小故事。
有一位老婆婆,人們都叫她“哭婆婆”。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布鞋,小女兒賣雨傘。天氣晴朗的日子,她操心小女兒的雨傘賣不出去,就在家裏哭著;要是天氣下雨了,她又操心大女兒的布鞋不好賣,還是在家裏哭著。村裏的人們因而都叫這位老婆婆為“哭婆婆”。
老婆婆也知道自己這樣很不好,可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有一天,一位智者路過該村,哭婆婆便向這位智者訴說自己的緣由,並說到自己簡直就像活在地獄裏,問智者是否有辦法幫助她。
智者告訴“哭婆婆”說:你能不能改變一下自己的想法呢?天氣晴朗時,就想著大女兒的布鞋很好賣;下雨的日子想著小女兒的雨傘生意很好。這樣,無論是晴天還是下雨,你都可以很開心啊!老婆婆聽從了智者的話,果然心情變好,天天都開心地笑嗬嗬,人們也因此改叫她為“笑婆婆”了。
老婆婆從地獄到天堂,隻是一步之遙,隻是一念之間!其實,幸福和痛苦之間的距離一樣是並沒有多遠啊!
細推物理須行樂
一個人心理要平衡,既要奉獻社會,還要會享受生活。這裏的享受是指他需要更多的業餘愛好,那麼他心理越容易平衡。就怕心裏太窄,因為我們現在很多醫生隻看病,不會看病人;你怎麼不好,高血壓;還有什麼不好,抓藥走吧。他把病人當作機器,千篇一律。實際上人跟人不同,心理狀態、性格相差很多,必須看病人才懂得調整他的心理狀態,解決他的問題,不然,病就看不好。那麼這需要醫生有廣泛的知識。
馬寅初老先生講過兩句話:“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雲卷雲舒。”這個度量很大。梁啟超給冰心寫過:“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嶽夢中飛。”世界上雖滄桑變化,我心事定,無論你怎麼變化,我心裏有數,心裏各種煩惱的事啊,做一個夢,睡個覺就過去了。這就是度量。張學良將軍,1932年就是國民革命軍副總司令,海陸空的副總司令,僅次於蔣介石,1936年卻成為階下囚,如果心理不平衡,度量小,十個張學良都死了。而他無論受到多大的挫折,都能“海納百川,有容為人”,維持心理平衡。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中科院在北京為他舉辦七十歲生日慶祝會時,他說:“我一輩子做事做人的原則,以杜甫‘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為浮名絆此身’兩句詩為準則。”
仔細地推敲世界上的萬物道理,做一些快樂的事情,做一些有益的事,不必為了一些空名而放棄了自己喜歡做的事。
助人為樂
幫助別人,別人得到幫助,我們自己更是受益良多。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的靈魂得到淨化,我們的人格得到升華。幫助別人,實在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一如前人所說:行善濟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為快意。
我管的病房裏經常住著一些大款。我常勸他們,有錢不要吃喝嫖賭。吃喝嫖賭得了艾滋病,還沒藥治療呢。有錢可以捐給希望工程,捐給老少邊窮地區。這樣對人對己對社會,都是大好事。
有的人說,我可幫助不了別人,我沒錢財,怎麼幫助別人?幫助別人,錢財是很實惠的,但是,並不局限在錢財。古人雲:但患我不肯濟人,休患我不能濟人。
比如:在路上看到別人的車子拋錨了,我們停車詢問對方是否需要什麼幫助;旅途中,幫助別人提攜一下沉重的行李;大街上,攙扶老人過馬路;坐公車時,為別人讓座……當別人遭遇挫折痛苦時,我們在語言上給予溫暖的安慰;為別人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諸如此類,無不是在幫助別人。
其實,我們應該擁有的,是幫助別人的心態。“濟世雖乏貲財,而心存方便,即稱長者”,能夠擁有這樣的好心態,就不怕沒能力沒條件幫助別人;能夠擁有這樣的好心態,對我們的健康就非常有利。
知足常樂
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看到別人的錢比我們還多,別人的地位比我們還高,別人的住宅比我們的豪華,別人的轎車比我們的高檔……要是這樣和別人一比較,我們心裏會很難受,那就不對了啊!我們可要想到:別人方方麵麵比我們優越,別人的付出也比我們大得多,別人承受的風險和壓力也比我們大。
我們可以想想:還有多少人的生活條件,根本比不上我們。他們銀行沒有存款,不要說地位,下崗了失業了,連工作都沒有了,更是沒有小車,騎的自行車還是很舊的呢,住在低矮的小房屋裏等等,想想清人王永彬《圍爐夜話》有句:常思某人境界不如我,某人命運不及我,則可以知足矣;常思某人德業勝於我,某人學問勝於我,則可以自慚矣。
當我們有了這樣的想法,我們就會知足了。如果我們不能做到知足常樂,我們的心態就不會平衡,那麼,對我們自身的健康就非常不利。
自得其樂
我們還可以有一份自得其樂,讓我們的心態更加良好。一個人,就是在倒黴的時候,也一定要保持快樂。
倒黴的時候,還怎麼能快樂得起來呢?人生是風水輪流轉,本來這個世界上,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沒有一個人永遠不倒黴,也沒有一個人永遠倒黴。禍福總是相互依存的,古人說: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要看他會救。麵對生活中的得失,人生路上的成敗,可以曆練一個人的心境,更可以由此進入崇高的境界。巴爾紮克講過:“苦難是生活最好的老師。”
一個人,現在倒黴,意味著光明就在前麵啊!所以大可以自得其樂。隻要如此,人就可以保持一顆永遠快樂的心。
愛情的力量有多大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純真的感情之一。
許多研究表明:沐浴在愛河的人們,他們肌體的神經係統、造血係統、內髒功能、免疫調節都處於最佳狀態。他們不僅精力充沛、神清氣爽,而且連皮膚都顯得細膩滋潤,頭發光澤柔軟,各種感染發病率很低,連傷口都愈合得更快。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愛情宛如神奇的美容師。
但正如世上萬物一樣,物極必反,禍福相連,時下流行的激烈愛情也可導致激烈高血壓,因為激烈感情釋放的大量茶酚胺會促使小動脈收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以“愛你沒商量”代替兩情相悅,“一次愛個夠”代替天長地久,“周末瘋狂夜”代替花前月下,“過把癮就死”代替白頭偕老。那麼,愛情就不再是人們企盼的美容師和保健醫了,愛情使雙方血壓增高,大家動脈硬化,變成了“此恨綿綿無絕期”。
廉潔有益健康
巴西醫生馬丁斯對583名被控有貪汙受賄行為的官員和583名廉潔官員作了10年隨訪追蹤研究發現:不廉潔官員有60%患病和死亡,而廉潔官員僅16%患病和死亡。在不廉潔官員的u6名死亡者中,癌症占60%,心髒病占23%,其他占17%;在患病的232人中,癌症占53%,其他占30%。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16名福利局的官員,平均年齡僅41歲。他們都被指控嚴重瀆職,以權謀私,因案情嚴重全被免職。結果其中有15人均在3年後患病,有6人死亡,其中4人癌症,2人腦溢血後遺症,1人帕金森綜合征,2人失明。他們恐懼、後悔、自責、內疚、心懷敵意、坐立不安。他們食不知味、寢不安席,完全是咎由自取。曆史告訴人們:玩世不恭者要付出短命的代價。“欲知天下興廢事,請君指看洛陽城”。
知道暗示嗎
醫學上,暗示和自我暗示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人群中約有1%的人有較強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效應,他們容易無條件、非理性地接受一些觀念和說法,產生一係列的生理效應。比如讓某人手拿一支鉛筆,在暗示環境中告訴他,你手中拿的是一支燒紅的鐵棒,他的手指皮膚就會充血、發紅,直至起水泡。臨床上嚴格的科學研究都要設立對照組也是基於這個理由,用以排除醫生和病人的主觀片麵性。研究表明,安慰劑(膠囊內放澱粉,注射生理鹽水等)可使約l%的高血壓病人血壓下降,使25%的室性早搏病人顯著好轉,40%的手術後病人可以止痛。
同樣道理,醫生的語言和儀表也是一種安慰劑,如果儀表端莊,態度誠懇,語言親切,分析病情清晰客觀,病人就會對醫生產生信賴感,同樣的藥物就會效果倍增。暗示可極大地調動病人的代償能力和自我調整能力,使病情好轉。有人覺得一練功就見好,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暗示、自我暗示和群體暗示的“安慰劑效應”,也有的是疾病的自然轉歸。
在某些病種、某些病人、某些症狀中,練功見好是可能的。國外的“小組療法”,僅靠一名心理護士,使小組中的幾個病人互相傾訴,互相關心,同病相憐,就可以使情緒舒解、症狀好轉,這也是一種暗示效應。
見到天安門肝癌去無蹤
東北有個病人38歲,那天肝區疼,去做B超,醫生告訴他:“不得了,肝髒長了一個癌,7厘米,轉移了。”他一聽當時臉色蒼白,站不住了,腿都軟了,摔倒在地上了。到家以後,一宿沒睡。孩子就8歲,我死了以後,孩子誰來撫養,誰也養不了。整宿沒睡,到天亮,更疼了,到醫務所一看,醫務所大夫還挺好,很關心他,說:“肝癌晚期,我也沒辦法,不過我倒有個好建議,倘若你喜歡吃什麼,就趕緊去吃什麼;你喜歡玩什麼,趕緊去玩什麼,反正沒多長時間了。”拖了40天皮包骨頭,起不了床。
工會主席趕緊提了點水果去看他,問他:“最後還有什麼要求嗎?”他回答:“別的沒什麼,我呢,最大遺憾,沒有見過北京天安門,我想去看看天安門。可是去不了,我起不來了。”“不要緊,破例給你報銷。”四個小夥子抬擔架抬他上火車,看完北京天安門,該回去了。有人說,既然到了北京,看看有什麼好的醫生、好辦法,結果到北京一家醫院,一個老教授德才兼備,一輩子專門做B超,極認真,仔細給做,完了對他說:“你下來吧。”他問:“什麼病啊?”“你放心,沒有病。”“我怎麼沒有病,我肝疼啊,都快死了?”“你是嚇出來的。”“怎麼嚇的呢?”“是誤診肝癌嚇出來的,這種情況多了,很多人都像你一樣囊腫,診斷是癌症,結果精神崩潰,一病不起了。實際上,什麼也沒有。”醫生跟他這樣一解釋,四個小夥子一聽,可高興,原來沒有病,我們還抬著你幹什麼,拋下擔架就跑了。醫生告訴他:“你這種情況多了,我給你出證明,我敢出證明,我敢負責任,你放心。”這樣他慢慢相信了,回到東北他又能吃又能喝,又能上班了。
幸虧他想看天安門,他要不想看天安門,早就變骨灰了。
相信國際水平
我曾經看過個病人,有一天他來看病,他說疼啊悶啊憋啊,很難受,我很奇怪,起搏器挺好,不應該疼啊,一切都正常。
他說:“我跟你實話實說,前天碰到一個熟人,他說,你最近怎麼了,我說我在安貞醫院裝了個起搏器花了38000元。他說你什麼病裝起搏器啊,我說醫生說的是Ⅱ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要裝起搏器,他說,哎呀!你這種病,根本不用裝起搏器,花錢是小事,有報銷,問題是電極頭帶倒鉤的,鉤住你的心髒鉤住你的肉,疼啊,而且,要是電線萬一斷了,可不得了,沿著血流跑,血流到哪,它阻在哪。還有起搏器裝在肺裏,壓迫你憋氣,胸悶,是嗎?還那麼厲害。回家一想,果然感到他講得對,一夜沒睡好,第二天一起床,果然疼了,胸悶憋氣難受,上不了班了。”
我說不會,為什麼呢?因為第一代起搏器電極頭曾帶有倒鉤,但第三代沒有倒鉤,就算有倒鉤,也不會疼,因為心內膜沒有痛覺,起搏器電線根本不可能斷,而且起搏器根本不裝在肺裏,它裝在胸大肌外,皮下,所以根本不可能堵,不可能疼。他說就是疼,我說:“沒關係,我給你開點藥調理神經,再加上最好的安眠藥,法國進口的,憶夢返,四元錢一粒,準好。”
經過兩次複診,問他好了嗎?他說:不見好,還是疼,上不了班、出不了氣,難受。本來他很好,什麼難受也沒有,結果呢?被人一說,他信了,現在怎麼也不行。
最後是一個外國人救了他。他單位組織代表團去美國考察,他也一起去了美國,他跟大使館講,請幫找一個美國有名的心髒專家,我請教他一個問題,我這個病該不該裝起搏器。大使館真不錯,真給他找了一個美國專家,100美元掛個號,他說:我就問問你按美國的標準,我這病該不該裝起搏器。
美國醫生給他查得很詳細,說可以告訴他兩句話:第一句話,你這病按美國的標準,應當裝起搏器。第二句話,你們醫生分兩派,一派認為該裝,一派認為不應當裝,可以明確告訴你,認為應當裝起搏器的醫生,是世界水平的醫生。這話一聽,好了,放心了,美國醫生都說該裝起搏器,回來不疼了,不悶了,不憋氣了,高高興興上班了。
健康麵前人人平等
誰遵循健康規律,一生平安;誰違背健康規律,肯定遭殃,就是國王、富豪也一樣不比百姓來得慢。健康麵前人人平等,不以財富地位而有所變化。
我們科裏來了一個病人,億萬富翁,公司董事長,38歲,心肌梗死,廣泛心肌梗死,唉喲!救活了,室壁瘤,左心室很薄,正常1O毫米,他才2個多毫米,跟牛皮紙一樣,因此這個心髒很危險,不能咳嗽,一咳嗽就破,大便不能使勁,一使勁就破,拄著拐棍很小心。那天他問我:“為什麼上帝對我這麼不公平,我百思不解,人家58歲不得病,78歲不得病,怎麼我38歲輪到這麼個要命的病,怎麼我這樣倒黴。”我說:“據我所知,上帝是最公平的,自然規律是一樣的,人世間很多事不公平,你為什麼得病,很簡單,維多利亞宣言,健康四人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你違背了這些規律。”
他的血抽出來,立刻凝固了,血液太黏稠。第二,這個血放了8小時後,上麵厚厚一層油,血裏甘油三酯、膽固醇太高,高脂血症,他體重188斤、腰圍155厘米。合理膳食,你這個人款,天天大吃大喝,山珍海味,生猛海鮮,所以你188斤,你膳食不合理。適量運動,你出門就坐奧迪,有時坐奔馳,起碼坐個桑塔納,你上二層樓都得坐電梯,你不運動。戒煙戒酒,你一天兩包煙,頓頓都喝酒,煙酒無度。第四,心理平衡,你大款哪有心理平衡,你身邊有多少女秘書啊,你平衡得了她們嗎?好,你這大款,你今天拉拉小秘的手,心裏就顫抖,心跳就快,你明天拉著情人的手,血壓往上走,血壓升高,你大哥大、BB機身上掛著,白天呼你,晚上叫你,掙了錢你就激動,賠了錢就著急,你天天沒有心理平衡。好,健康四人基石你條條對著幹,你再不得心肌梗死,該誰得心肌梗死呢?這正好說明上帝公平,健康麵前人人平等,誰違背誰將倒黴,誰順應誰就健康,這就叫好人一生平安。
保健常識
合理營養使15—64歲的肥胖人數每年減少1%,使15—64歲的人脂肪攝入量每年減少O5%,使15—64歲的人的食鹽攝取量每年減少2%。通過健康教育,以每年增加5%的速度使15—64歲的人知道高脂肪、高糖、高鹽飲食有害健康。
增加運動使15—64歲的人每星期進行3次持續達20分鍾以上的運動。以每年至少增加5%的速度使15—64歲的人知道哪些運動對健康有益。
防治高血壓使20—64歲的人在5年中測過血壓的比例每年至少遞增2%,使他們知道自己的血壓是否正常。以每年增加5%的速度,使15—64歲的人知道血壓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使他們知道精神緊張、肥胖、高鹽、高脂肪攝入和少運動是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也應使他們知道血壓升高不一定會產生症狀。
減少吸煙使15—64歲吸煙者比例每年減少15%。使他們中接受過戒煙勸告,並知道吸煙是冠心病生癌症主要危險因素的人數比例每年增加5%。以平均每年增加5%的速度,使15—64歲的人認識到在公共場所吸煙是不道德的。
什麼是血壓
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單位麵積的側壓力。由於血管分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所以,也就有動脈血壓、毛細血管壓和靜脈血壓。通常說的血壓是指動脈血壓。
血管內的血液,猶如自來水管裏的水一樣。水對水管的壓力,猶如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水的壓力取決於水塔裏水的容量和水管的粗細,水塔裏的水越多,水管越細,水對水管壁的壓力就越大,反之亦然。血壓也是如此,當血管擴張時,血壓下降;血管收縮時,血壓升高。影響血壓的因素即動脈血壓調節係統,主要通過增減血容量,或擴縮血管,或兩者兼而有之。當心髒加強收縮射血時,動脈內的壓力最高,此時壓力稱為收縮壓,也稱“高壓”;心髒舒張回血時,動脈彈性回縮產生的壓力稱為舒張壓,又叫“低壓”。
血壓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表示,近年來在我國曾一度實施了法定單位千帕(kPa)。1毫米汞柱=0133千帕,也就是75毫米汞柱:1千帕。換算口訣:千帕換算成毫米汞柱,原數乘30除以4;毫米汞柱換算成千帕,原數乘4除以30.
血壓常使用血壓計測定,血壓計以大氣壓為基數。如果測得的血壓讀數為90毫米汞柱(12千帕),即表示血液對血管壁的側麵壓力比大氣壓高出12千帕(90毫米汞柱)。
血壓是怎樣形成的
人體的循環器官包括心髒、血管和淋巴係統,它們之間相互連接,構成一個基本上封閉的“管道係統”。正常的心髒是一個強有力的肌肉器官,就像一個水泵,它日夜不停有節律地搏動著。心髒一張一縮,使血液在循環器官內川流不息。
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無論心髒收縮或舒張,都對血管壁產生一定的壓力。當心髒收縮時,大動脈裏的壓力最高,這時的血液稱為“高壓”;左心室舒張時,大動脈裏的壓力最低,故稱為“低壓”。平時我們所說的“血壓”。實際上是指對上臂肱動脈即胳膊肘窩血管的血壓測定,是大動脈血壓的間接測定。
血壓自身如何調節
人體的血液壓力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常常隨著人們的飲食、起居、腦力活動、體力活動及情緒變化而自我調節。例如在睡覺時,大腦和肌肉處於休息狀態,人體消耗的能量相對減少,隨之而來的是心跳、呼吸次數減少,血液流動變慢,血壓也降到一天的最低值。
早晨起床之後,又一天的新生活開始,新陳代謝活躍起來,為適應這種生理變化,心跳、呼吸變快,血流加速,血壓也隨之升高。有人做過實驗,24小時最大血壓差值可達40毫米汞柱,睡醒時,血壓值可立刻上升20毫米汞柱左右。這種突然的變化,也會給人體帶來不利的影響。有人推測,冠心病猝死多發生於清晨,可能與這些因素有一定關係。人們在不同的狀態下,血壓變動幅度也不一樣。例如談話時,血壓可上升10%;嬰兒啼哭、學生朗讀、演員唱歌時,血壓可上升20%;勞動或體育運動時血壓(尤其是收縮壓)可上升50%以上。天氣變化也會引起血壓波動,一般是寒冷的天氣會使血壓升高,酷熱的天氣會使血壓降低。
人的血壓之所以會發生這些波動,主要是由於心髒、血管運動神經及血液中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對血壓進行調節的結果,從而達到新的供需平衡。
由此可見,血壓值的波動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
季節、氣候會影響血壓嗎
血壓的升高是遺傳基因與外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導致的。外界環境會導致人體發生一係列的神經、體液方麵的適應性改變。季節會影響血壓的變動,老年人更是如此。夏季血壓會輕度降低,冬季血壓明顯升高,一般冬季血壓要比夏季高12(收縮壓)/6(舒張壓)毫米汞柱。這主要是由於氣候的影響,夏季皮膚血管擴張,冬季皮膚血管收縮。有證據表明氣溫每降低1攝氏度,收縮壓升高13毫米汞柱,舒張壓升高06毫米汞柱。冬天溫度下降,人體內的腎上腺素水平升高,體表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的散發,同時腎上腺素又能使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加,這樣幾方麵就會導致血壓的升高。夏天外界環境炎熱,體表血管舒張,阻力下降,血流增加,同時也由於夏天出汗、血容量下降等原因使得血壓發生下降。因此,有些高血壓患者常會因寒冷、刺激導致血壓急劇上升而發生腦猝中。
怎樣算是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未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美國預防、檢測、評估與治療高血壓全國聯合委員會(JNC)製定的血壓最佳標準為130/85毫米汞柱同時伴有糖尿病時必須進行藥物治療,沒有症狀的高血壓不僅必須治療,還需要選擇具有保護心、腦、腎的降壓藥。
測量血壓應注意哪些問題
準確測量血壓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1)右臂肱動脈,以坐位血壓為準。測時上臂不要被衣袖所壓迫,手掌向上,不要捏拳,手臂的高度應相當於心髒的高度。
(2)測量前情緒要安定。靜坐休息15分鍾,不要緊張,盡量放鬆,否則會影響血壓。
(3)初次被測者血壓數值如果很高,應休息1小時再測。
(4)每次測血壓,必須量2次。
如2次舒張壓相差4毫米汞柱以上,則應測至連續2次舒張壓相差4毫米汞柱以內時為止,取平均值為準。
高血壓患者為什麼要經常測量血壓
目前高血壓病已發展成為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疾病之一。許多病人因缺乏應有的自我保健知識,不注意定期監測血壓,往往會導致病情加重或引起嚴重並發症。
一般情況下,高血壓病人在血壓升高時,常會感到頭暈、頭痛、乏力等,但有些病人由
於長期處於高血壓或血壓波動較大的情況下,會逐漸適應高血壓狀態,頭暈等症狀並不明顯。若不定期檢測血壓指導用藥,在某些誘因的促發下,很容易發生心、腦、腎等嚴重並發症,甚至危及生命。據報道,因高血壓導致腦出血的占70%,其中沒有定期檢測血壓者占八成。由此可見,高血壓病人平時定期檢測血壓是多麼重要。
高血壓的先兆信號是什麼
大多數早期高血壓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症狀。患了高血壓病有無症狀取決於血壓的水平、內髒器官有無損害及個人的耐受性。如果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勞累後有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乏力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其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首先應該想到找醫師測量血壓。如血壓不高,再找其他原因。早期突然發生的高血壓常伴有較明顯的症狀,隨著對高血壓狀態的逐漸適應,自覺症狀會越來越輕,甚至沒有什麼不適的感覺。因此,沒有症狀不等於血壓恢複正常,這時仍須繼續監測血壓並進行適當的治療。
高血壓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高血壓病的臨床表現,往往因人、因病期不同而異。
某些病人起初可以沒有任何症狀,有的很像神經症,如不測量血壓易造成誤診。特別要注意的是,病人的症狀並不一定與血壓的高低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壓不太高,症狀卻很多;而另一些病人血壓雖然很高,但症狀卻不明顯。高血壓患者常有的症狀是頭痛、頭暈、頭重、失眠等。還有些人常有手指麻木和僵硬感,也有的人在手臂上有像螞蟻爬行一樣的感覺或兩小腿對寒冷特別敏感等。
高血壓分為哪幾類
根據引起高血壓的原因,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人類。
(1)原發性高血壓血壓升高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故稱為原發性高血壓,也叫高血壓病。它是一種以動脈血壓升高為特征,伴有血管、心髒、腦和腎功能性或器質性異常改變的全身疾病。根據統計,有90%一95%的高血壓病人屬於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病。
(2)繼發性高血壓是由於某些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原發疾病治愈後,血壓也就隨之下降。所以,這種高血壓又稱為症狀性高血壓,占全部高血壓患者的5%一1O%。患慢性腎炎、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等都會出現血壓升高的症狀。
高血壓患者需要做哪些基本檢查
(1)腎功能評價:包括尿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血鉀的測定。
(2)血糖測定。
(3)檢查有無高鈣血症。
(4)血尿酸水平。
(5)血漿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甘油三酯)。
(6)心電圖評定。
(7)X線胸片。
(1)將血壓控製到一個適當的水平,消除高血壓帶來的種種不適感,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
(2)盡量減少高血壓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爭取逐漸逆轉已經形成的損害。
(3)在降壓治療的同時,要防治心、腦血管並發症的其他危險因素,如左心室肥厚、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抵抗和肥胖等。
(4)方案應盡量簡便,能夠長期堅持。
(5)堅持個體化,針對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作出方案。
(6)提倡有病早治,無病早防,強調病人與醫院、家庭要密切配合。
(7)低劑量開始,如血壓未能達到控製目標,應根據服藥情況增加該藥的劑量。
(8)如第一種藥物無效,應進行合理的聯合用藥,通常是加用小劑量的第二種降壓藥物,而不是加大第一種藥物的劑量。有效的五類聯合用藥組合是:利尿劑+B一受體阻滯劑;利尿劑+ACE抑製劑(或血管緊張素㈠受體拮抗劑);鈣拮抗劑+B一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ACE抑製劑;a一受體阻滯劑+B一受體阻滯劑。
(9)如果第一種藥物療效很差或不能耐受,可換另一類降壓藥物,而不是加大第一種藥物的劑量或加用第二個藥物。
高血壓病本身的複雜性決定了用藥的複雜性,特點是當有並發症時,對降壓藥有特殊要求。主要是因為一些降壓藥雖然降壓效果不錯,但影響了對其他疾病的治療或損傷相關器官。美國關於預防、檢測、評估與治療高血壓全國聯合委員會(JNC)對高血壓的藥物選擇有如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