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節、後媽聯盟(1 / 2)

王老師說:“我們這個沙龍開了有一年多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加入進來,大多數是婚姻不幸福,或是已經脫離了婚姻的女性,其中又以再婚的朋友居多,所以我有一個朋友開玩笑地說我這裏是:後媽聯盟。”

大家哄的一聲笑了,劉姝也笑著看了看李玫,李玫的臉紅了,劉姝這還是第一次看到李玫臉紅。

王老師說:“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聊一聊,再婚為什麼會失敗?再婚的女性最關注的是什麼?”

前排有一個教師模樣的女人率先舉手,她得到許可後站起來說:“我認為沒有歸屬感,沒有存在感,是再婚中女性容易麵臨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最終會導致喪失對婚姻的信心。所謂沒有歸屬感和存在感,主要表現為:

1.很難被對方的家庭接受,在麵對後孩、新婆婆時,時刻感覺被評價,被要求,被挑剔,如果得不到丈夫的理解和幫助,很容易產生“在這個家裏我是外人”的心理。

2.經濟上不能實現共同體。再婚家庭如果有孩子,雙方都會為自己的孩子、父母多考慮一些,或者采用AA製,或者用私房錢,或者就是直接明確地偏袒某一方。所以我們才看到那麼多人為了房產證上要不要給後妻加名字而生氣,為了要不要花錢讓對方的孩子擇校或者上重點學校而大打出手,這些嫌隙一旦產生,對於夫妻關係是嚴重的影響,女性尤其會產生”合夥開公司,同床異夢“的感覺。

3.得不到丈夫的關注。一般再婚家庭夫妻雙方都是中年或者年近中年,麵臨孩子升學的壓力,職場打拚的壓力,供養體弱多病老人的壓力,這些責任分散了配偶的精力和注意,如果丈夫不注意調節和表達,再加上個人有些費事費力的個人愛好,比如麻將,比如喝酒,比如卡拉OK,則妻子得到的關注就更少,心理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此時女性就會產生出:“我對他而言不重要,我的存在對這個家庭沒有意義,我在婚姻中是一個孤獨的存在”的感覺。

4.缺乏共同的目標。一個健康的婚姻一定是雙方有一個明確的共同的目標,這個目標有時是有意識的,有時是無意識的。對於初婚家庭,他們最大的共同的目標就是不遺餘力培養共同的孩子健康成長,而對於再婚家庭,如果少了一個共同的孩子,雙方在經濟上又各自獨立,各種社會關係紛繁複雜意見無法統一,最後造成的就是共同目標的缺失。我們都知道南轅北轍的後果,就是分崩離析。

5.性生活不和諧。對女性而言性是因愛而生,相輔相成的,如果感情不順利,自然在這方麵就不會有多大興趣。而男性因為將更多的精力分散在夫妻關係之外,長期精神體力透支,加上年齡增長,也會產生力不從心的感覺。身體的親密接觸也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有一位哲人說過,一段婚姻,如果失去性和溝通,遲早走向滅亡。”

王老師點點頭說:“小楠到底是老師,邏輯性很強,分析的也很有道理,我來總結一下,婚姻具有三大屬性:情感、經濟、性,再婚中如果這三個方麵都得不到滿足,妻子們就會覺得婚姻沒有意義,從而失去維係的願望,性格剛烈者一走了之,不懂表達者會頻頻采用“生氣、吵架、冷戰、哭訴”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最終還是會心累神疲。你們覺得對嗎?”

大家頻頻點頭,李玫舉手說:“總體來說,女性是一種嚴重缺乏安全感的生物,她們需要通過歸屬感和存在感來確認自己的價值,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這就是事實。”

那個叫小楠的說:“所以我一般都建議我的朋友們,離婚了,如果經濟上沒有問題,盡量一個人過,千萬不要淌二婚的這個混水!你以為你們可以磨合,可是你最初想像的磨合,和你未來經曆的磨合根本是兩碼事兒,看看這裏傷痕累累的姐妹們就知道了!可惜婚前明白的有限,一個個覺得像是愛情護衛勇士一樣的女子,太多了。然後用實際行動開始捍衛所謂的愛情,若幹年後,一批怨婦新鮮出爐。”

劉姝前麵一個女人忽然情緒激動地站了起來:“我要是早點來這裏就好了,也不至於落到現在這個田地。我叫小田,是初婚,嫁給了二婚的老公。當初我家裏人是各種反對,甚至為此要和我斷絕關係,我為了愛情斷然放棄了親情,背井離鄉地來到了這個城市,沒想到。”

她哭了起來。

王老師說:“不要著急,慢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