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節、行為療法(1 / 2)

劉姝說:“什麼事?”

李玫說:“關於你上次試圖自殺的事情,我想了很久,也分析了一下原因。有一個可能性是PTSD,就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劉姝一臉疑惑地問:“這是什麼意思?”

李玫說:“個體在經曆、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尤其是親人的死亡後的數周至六個月內,會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一些精神障礙,具體表現為創傷性再體驗症狀、回避和麻木類症狀、過度警覺、驚跳反應增強,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慮情緒,還有一些表現為濫用成癮物質、攻擊性行為、自傷或自殺行為等,這些行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為應對方式的表現。同時抑鬱症狀也是很多PTSD患者常見的伴隨症狀。”

劉姝說:“你認為我可能得了PTSD?”

李玫解釋說:“第一,時間相符,你媽媽去世到現在有兩個月多的時間;第二,症狀相符,你有自殺和抑鬱症狀;第三,更可怕的是你在此階段同時遭遇了婚姻上的挫折,這對你來說構成了雙重壓力,在雙重壓力的作用下,發生PTSD的可能性會比其他人更大。”

劉姝沉默了。

李玫說:“當然,也有可能這隻是正常的應激反應,我是說,失戀後想要自殺的人數不勝數,未必都是有心理疾病。但是你一定要注意自我調節,防止症狀遷延惡化為抑鬱症。”

劉姝說:“你是說,導致張國榮自殺的抑鬱症?”

李玫點點頭:“是的。抑鬱症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心理疾病,除了張國榮以外,據說大S,崔永元也有抑鬱症,後來好了。”

劉姝說:“那,你看我得抑鬱症的可能性大不大?”

李玫說:“這很難說。如果你長期精神壓抑,持續有自殺傾向,並出現幻覺,那麼可以確認是抑鬱症。”

劉姝想了想說:“可是我好像沒有這麼嚴重,我隻是在高處的時候,會有一種往下跳的衝動。”

李玫說:“這很難說,你不是本來就有恐高症嗎,恐高症也會有這樣的情況。不過我記得你剛結婚那會兒好像說是自己出現過幻覺。”

劉姝說:“那會兒柳原經常自殘,撞門啊撞牆啊什麼的,所以搞得我精神極度緊張,有一次我們分開睡,我聽到他在隔壁撞牆的聲音,但是我也不確定那到底是幻覺還是真的。不過後來他自殘少了,我就再也沒有聽到過那種聲音。”

李玫說:“總之,你一定要注意情緒調節。PTSD會隨著時間慢慢好轉,而抑鬱症,很難根治,可能需要吃藥。”

劉姝有點手足無措地說:“你說的我很現在很緊張,我會不會哪天控製不住了真的從窗口跳下去啊?哎呀那可怎麼辦?你覺得我要不要去精神科看看,吃點藥?”

李玫說:“目前看來還不需要,反正有我在你身邊,有情況隨時可以注意到。但你還是要注意自我調節。不過,如果你實在不放心,可以試試一個方法,這是用來治療恐高症的。”

劉姝說:“你說吧,我聽著。”

李玫說:“你每天到高處的窗口站一段時間,一開始可以站短一點,後麵逐漸時間加長,直到有一天你站在高處再也不恐懼為止。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行為療法,是通過反複暴露在刺激環境下,達到消除緊張。”

劉姝說:“我知道了。不早了,我得趕緊回去,柳原明天要出差,我不想那麼晚回家。”

李玫說:“那好吧,反正明天你要去做手術,今天好好休息。”

九點半,劉姝到了家。客廳的燈亮著,柳原正在小餐廳裏看著電腦,看到劉姝回來,他警覺地動了動鼠標。劉姝知道,這是他在切換窗口的標誌,那個窗口,他一定不想讓她看到。其實,要想判斷他在幹什麼很簡單,如果他真的在工作或學習,他會去安琪的房間,那裏安靜又舒服,可是如果他在玩遊戲或聊QQ,他就會選餐廳。因為安琪的電腦桌的位置是背對著門的,很容易暴露自己的動態,卻不容易看到身後的情況;而在餐廳可以自由選擇位置,保證電腦的內容不被發現,同時又方便觀察敵情。劉姝早就發現了柳原的這點小九九,但是她始終沒有戳破。

此刻,劉姝仍然假裝沒看到地說:“我回來了,老公。”

柳原說:“怎麼到現在?和你的前夫聊什麼呢?”